市場新聞!
市場新聞!
進入網友聚會!
選讀特區
圖表!
部落格
休閒育樂!
進入政治議題!
廣告說明
懸賞公告
關於168
張貼者: 期貨李思儀
時間: 2020/6/22 上午 10:27:00
標題: 兆豐金、玉山金...領股息退休夢碎?這些圖表告訴你:現在開始存「金融股」恐凶多吉少
內容: 兆豐金、玉山金...領股息退休夢碎?這些圖表告訴你:現在開始存「金融股」恐凶多吉少

聯合新聞網 / 今周刊

【撰文 張弘昌】

如果用Google關鍵字搜尋「銀行+存股」,會發現跳出來的新聞高達12,100,000筆資料,各新聞標題更是讓人看了「血脈賁張」,例如「只靠一檔金融股,年領80萬股息」、「45歲才存銀行股,退休後月領18萬股利」、「存200張XX金,退休後月領20萬股利」….。

這幾年來,「存股」成為投資顯學,其中金控股和銀行股又是許多投資人的第一首選,主要原因不外乎「銀行不會倒」、「出事政府會救」、「獲利和配息穩定」等等,於是在媒體報導、達人「呷好道相報」的傳染下,大家開始「有樣學樣」——定期+不定期買股→領股息→股息再投入→賺取複利成果。



不過,先來看看最近很紅火的兆豐金。

股票和期貨不同,期貨理論上籌碼可以無止盡創造,但股票除非增資、發放股票股利,短期籌碼(股本)大致是固定的,也就是說,當有人買進時,另一邊就是有人賣出,整個過程就是「轉移」的動作。

下面有4張圖表是兆豐金近1年多的籌碼變化。第一張圖表裡的藍色柱狀走勢是總股東人數,可以看出從2019年8月就開始明顯走升,當時股東人數為25萬人,如今成長到31.6萬人,增加約6萬人,與之對照的是,代表400張和1000張以上的大股東持有率曲線(橘線和藍線),卻一路減少。很清楚,這是籌碼在「轉移」。

1592789198571.jpg

▲圖檔來源:神祕金字塔(以下未另外註明者皆同)



兆豐金股東人數增加 集中在持股百張以下散戶

我們再把總股東人數和大股東人數變化,拉長從2018年7月開始觀察(如圖二、圖三),增減的對比情形更為明顯,而從斜率來看,近一年來走勢最「陡峭」,反應的結果就是愈來愈多人樂於當兆豐金的股東,這應該也和「存股成功故事」深植人心有關。

那麼,增加的股東集中在哪一帶?從下圖四可以發現,持股100張以下的股東在過去一年增加了6.6萬人,「吸納」了近30萬張股票,其中持股在1-5張的更是占了5萬多人,以兆豐金目前股價31.7元計算,大概就是可運用資金在20萬元以下的「散戶級」投資人。

1592789272372.jpg


1592789298505.jpg


1592789326603.jpg

▲資料來源:集保中心

這種「大股東出脫、散戶買進」的情況,只有發生在兆豐金身上嗎?其實近期熱門的存股標的像玉山金、元大金、華南金、中信金、合庫金等,均有相似的籌碼轉移面貌(圖五至圖九),如果這樣的趨勢繼續延伸下去,會不會印證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的「股票在誰手上」理論,值得觀察。



科斯托蘭尼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提到,股票集中在少數固執的投資者(大戶或法人),或者在猶豫的投資者(散戶)時,對未來的股價走勢將各不相同。一般來說,「樂觀時高點買進、悲觀時低點殺出」,往往都是猶豫的投資者(散戶)所為。

1592789377554.jpg


1592789371470.jpg


1592789365121.jpg


1592789359387.jpg


1592789352670.jpg


▲圖檔來源:神祕金字塔

或許很多人會問,存股是長期不間斷買進並持續用股息複利,股價買高買低沒什麼太大差別。



平均存股成本太高 股市重挫容易情緒高壓

但實際上,很多存股達人之所以能賺錢,甚至出書、開課,追根究底還是在「時機」,也就是利用前幾年金融股低檔時開始佈局,當一檔股票比底部位置上漲1倍、2倍,或者本益比從從10倍上升至20倍時,再進場存股的人,長期複利要有成效的時間相對拉長,中間的變數自然也多。



再者,投資人心目中常擺脫不了「持股成本」的魔咒,如果平均存股成本愈高,愈難以克制情緒,今年第一季的疫情股災就是明顯例子。



相信大家還記憶猶新,美股創下史無前例的熔斷次數,台股在短短兩個月蒸發3500點,尤其3月19日當天超過700檔股票跌停,很多原本要存股的散戶,眼睜睜看著獲利一路縮水,接著帳面轉為虧損,受不了心理壓力殺低股票,存股最後功虧一簣。



當時有個「小韭菜」在PTT就寫到,自己原本存股對象是兆豐、玉山、元大高股息等,但股災來臨,一下子就把過去3年所累積的帳上獲利全數吐出,還倒賠幾十萬元,結果讓他整晚在計算損益、失眠沒睡,最後決定將所有金融股全部砍光出場......心理解脫了,但存股美夢也破碎了。



試想,如果他那時服用長效的安眠藥,二個月後才醒來,也許不會那麼痛苦的掙扎,一切其實都是「持股成本」在作祟。

股市裡有個現象,當多數投資人都認同某個行為時,往往股價不便宜,甚至藏有泡沫。隨著「存金融股」成為散戶們的最愛、大股東卻在減碼時,或許該思考,究竟是大股東太笨?還是散戶們喜歡盲目跟風?



台股外資轉向 賣金融買電子

經濟日報 /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台股迎接第3季旺季,加上全球經濟解封,外資對台股啟動「換股大操作」。據統計,先前外資回流率先買進的金融股,在上周被反手大賣,代之是大型電子股和上櫃中小股。對此外資圈分析,因應解封期待推波股市大漲,國際主權基金和退休基金熱切尋找成長股。

1592789578501.jpg

經濟日報提供

外資法人指出,上周熱錢進出台股出現系統性操作,主要是大賣金融股的外資,集中摩根大通、美林、匯立和麥格理四大券商,大買電子股以摩根士丹利、高盛、匯立、瑞銀最積極。這些外資鄰近美亞科技股,領先掌握產業景氣,也是大型主權基金和退休基金重點委託,大換股動作極具指標性。


外資在6月終結今年大賣的趨勢後,一度回補金融股,帶動金融指數強彈,不過國際經濟局勢快速轉變,近期外資又反手出脫金融、大買電子股,導致金融股外資持股比紛紛創下新低。



統計顯示,上周外資賣超前十大有:玉山金、元大金、永豐金、中信金、台新金、開發金、臺企銀和第一金,這些金融股不僅賣壓大,更不樂觀是,除了永豐金上周五的外資持股比為今年1月來低點,其他七檔持股比都創下至少一年新低;玉山金外資持股比剩38.75%,更創下2012年10月來最低。



匯立證券和摩根大通同步為元大金、玉山金等前五大賣超券商,其次麥格理和美林也出脫不少。由於外資反手賣超,上述金融股今年來累積賣超均逾20萬張,元大金、中信金更達70萬張。



相較下,上周五熱錢雖轉賣台股,卻連四買台積電,籌碼強勢電子股還有緯創、國巨、台達電、旺宏等。
  (第 1  篇) 紫萱  於 2020/8/11 下午 04:16:00  說:

8月11號台股盤中解析:
台股近期在熱錢行情力撐下維持高檔震盪,今日以下跌 37.54 點開出,資金從大型電子股轉往中小型股,櫃買指數午盤前率先由黑翻紅,帶動指數跌幅收斂,盤中一度翻紅站上 12900 點,午盤前則在平盤附近震盪。

鄰近亞股則全面走揚,香港恆生指數大漲逾 2%,日經指數、韓國股市漲幅達 1%,滬深指數漲幅也接近 1%,櫃買指數方面,今在中小型股強勢表態下,相對大盤強勢,午盤前力守紅盤。

大盤股價來到三角形收斂末端,股價不斷往下回測5日均線,今天開低跌破5日均線,但往上走高站回5日均線之上,將往上挑戰前高,技術指標日KD向上,均線都向上。大盤近期往上突破前高機會相當大。需要學習技術面,股市指標學習社團,需要學習+ l i n e:919414973.最近港股詐騙和數字貨幣詐騙嚴重,大家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