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新聞!
市場新聞!
進入網友聚會!
選讀特區
圖表!
部落格
休閒育樂!
進入政治議題!
廣告說明
懸賞公告
關於168
張貼者: 阿套
時間: 2003/8/8 下午 03:37:00
標題: 心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內容:
文/盧智芳

  57年次的廖婉君(中),是台大電機系六十多年以來的第一位女教授。她不走父母眼中「最好的路」,一路堅持自我,追尋理想。

台南白河是個和煦靜謐的小鎮,大部份鎮民都踩著熟悉、固定的步伐前進。然而有個白河女孩,從小想法就與眾不同:「我不愛當文靜的女生,覺得平穩人生很無聊,」在白河出生、長大的台大電機系副教授廖婉君笑著說。

她的童年玩伴,許多成為中小學老師,走入家庭,踏上南部父母眼中「最好的路」。但是57年次、單身的廖婉君,卻選擇另外一種精采的方式,揮灑自己的影響力。

她是台大電機系創系六十多年以來,第一位聘用的女教授。「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局面,在她身上連續維持了6年。

1997年,廖婉君取得美國南加大電機通訊博士學位,博士論文得到美國《EE Time》雜誌頒發「傑出電機青年獎(Outstanding Young Electronic Engineers)」,更是當時獲獎的唯一華人。

不過,最讓廖婉君驕傲的,還是她的研究登上國際舞台,被列為國際通訊協定標準。運用她的發現,除了有線網路如室內電話或電腦,透過無線網路如行動電話,也可以撥打網路電話,方便之餘,更大幅降低通話費率。

種種耀眼的成績,使廖婉君在2000年,在台灣獲選為十大傑出女青年。

對照這些光榮的紀錄,見到廖婉君本人,倒令人有些意外。她身型嬌小、聲音輕柔,短髮包裹的娃娃臉上,還帶種大學女生的清純。混在一堆研究生裡,根本看不出來誰是教授、誰是學生。

難怪台大電機系主任郭斯彥不諱言,起初他有點擔心,這樣一位年輕的女老師,面對台大電機系一甲子「陽剛」的傳統,「可能會害怕,施展不開。」

但時間過去,「她比我想像中表現更好,」郭斯彥說,當初完全多慮了。

儘管沒有強悍的氣勢烘托,但實際上外柔內剛的廖婉君,每回面臨人生的抉擇,都不喜歡順勢而行。她從不放棄能爭取「破格演出」的企圖。

走一條獨排眾議的路

就像父母一心希望她走上教書順遂的路,為了不讓雙親失望,高中聯考,她同時考上台南女中與台南師專。一心想讀大學的廖婉君只好使出「緩兵之計」說服父母:「先讀高中,將來能考上師大更好!」

等到大學聯考選填志願,她又在父母期待的師範體系外,夾雜了一個例外-交大資訊科學系。沒想到,後來果真考上這唯一的「例外」。

未來變得寬廣,但也跟著充滿不確定。廖婉君花了很多時間跟父母溝通:「他們應該祝福小孩,而不是擔心,」她很堅定自己的選擇。

碩士畢業,廖婉君到中華電信研究所工作。一年後,她再度想改變平穩的生活,決定出國唸書。

雙親百般不捨,拗不過拼命想展翅高飛、開拓視野的女兒。「我當時覺得前途充滿了光明,」廖婉君笑著說。爸媽無奈,只能丟下一句:「就當妳去美國當兵好啦!」

自始至終,廖婉君對自己的期許,不曾受限於女性角色的框架。

問自己 不是問別人

她歸功於高中遇到很好的物理老師,對她很有信心。「『這個很簡單』跟『這個真的很難,會搞死妳』,感覺真的很不一樣,」廖婉君印象深刻。

在男性為主的學術領域,難免有人存疑,以女流之輩,能否出類拔萃。但廖婉君勇於接受挑戰,用能力證明一切。

大學四年,她有五個學期拿書卷獎,同班男生瞠乎其後。如今在台大,研究生也都知道,跟「廖老師」做研究,得有「被操」的心理準備。

做任何事,都比別人更投入,廖婉君卻寧願歸因於求好心切的個性。她同意,作為少數,傑出的女性學者「能見度」確實更高。但女性若只因為性別念茲在茲,特意表現強出頭,「那就太不健康了。」

同樣地,一路做選擇,她很少考慮競爭者是男性的因素。「幹嘛看別人?」她說,「要問我自己是不是ready的,問自己,不要問別人。」

許多人好奇廖婉君年輕、單身的身分。爽朗的她並不迴避:「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她說。

她形容自己有牡羊座天生樂觀的個性。或許是這樣的特質,六年來,作為系上唯一的女老師,不但不覺不自在,反倒「很好玩」。而繼她之後,今年台大電機系又加聘了兩位女教授。其中最年輕的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博士何旻真,還是系上第一位「六年級」老師。

埋首研究,「我很滿意現在充滿挑戰的生活,」廖婉君說。這是當年那個白河女孩想望的人生嗎?她用笑容做了回答。



CHEERS雜誌 35期 2003/8/1



股票代碼
(第 1  篇) 阿套  於 2003/8/8 下午 03:57:00  說:

天剛資訊總經理的一封信


你想當舞台上的人,還是觀眾呢?人各有志,任何決定只要自己清楚就

各位親愛的天剛同仁,大家好:
  上個月回母校演講後,回程搭計程車回公司,因為路上塞車,就不免跟計程
車司機攀談起來,開車的是個中年人,聊了聊才發現他是民國六十四年文化學院
經濟系畢業的學長。雖然我畢業的年度只跟他差了十年,可是一個人坐在前面開
車;另一個人卻坐在後面。我個人認為職業無分貴賤,但是同樣是一個學校畢業,
只差十年,遭遇卻差那麼多,不僅給我很大的感觸。

  那位司機說,他本來也是開工廠的老闆,但隨著台灣的不景氣,他的公司轉
型不夠快,一個60多人的公司在今年年初迫不得已收了起來。還好的是沒有負債,
留了一些錢,房子是自己的,小孩也大了,所以開計程車只是求自己跟老妻的溫
飽。

  他講的話使我感觸萬千,我也做了生平第一件從來沒有做過的一件事,就是
付了〝兩倍的車資〞;下了車我不禁想起來一本我奉為圭臬的書,叫做『新工作
潮』,這整本書在闡述一個理念,就是在現在的社會中,「單一的工作項目已不
能滿足一個全職的工作者」;741期的商業周刊也提到,現在是五年級的天下,
而我看到雜誌所舉的例子又都是55年次以後的人,這代表著54到50年次已被模糊
的歸類到四年級,這句話的反面就是64到60年次的人也被模糊的歸類到五年級。

  理論上來說,如果各位同仁您是64年以前出生的,就代表著你現在如果還不
在舞台上或還沒準備上台,你可能這輩子就會在台下當一個觀眾。

  然而,各位天剛的菁英,如果您現在是64年次以前出生的,且要在五年內達
到我的地位,勢必要向大範圍的五年級學生來拼(50-74年次的人),也就是說現
在我們所碰到的競爭者已經不是比我們大十歲或小十歲的人,甚至於擴大到大中
華,甚至全世界的年輕人。


因此在這裡我提出幾個我一直奉為圭臬的守則,與各位同事共勉:

1. Leader is Reader:

  我是篤信學習是可以彌補經驗不足的人,唯有學習性組織的公司才能夠真的
跟得上時代的潮流,而不被淘汰。

  以本公司為例,現在本公司有11名同仁在攻讀碩士學位,也就是說有11個中
間幹部他有30%的時間放在學業上,但是我們公司的業績,不退反增;這代表著
雖然我們多花點時間來讀書,但卻可使我們的視野增廣,而且以別人的經驗來當
作自己的老師;站在「知識巨人」的肩膀上,能使我們看的更遠,所有的領導者
和有成就的人,他們的興趣都是有包含「閱讀」的,所以希望各位在空閒之時,
能多讀一點有益身心的書,以及對工作有幫助的書。


2. 一個人的思想可以改變準則,準則可以改變習慣,習慣可以改變行動,行動可
  以改變命運:

  各位同仁唯有你們真正信奉一個學習性的組織,以及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
切的期望跟體認,才會成功;如果您的思想不改變,行為也不會跟著改變,自然
永遠不要期待自己的人生能有更大的突破。


3.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藉口:

  陳安之老師講過:「成功只是要不要,而不是想不想」,一個人要成功很簡
單,只要勇往直前即可,可是要失敗卻要找千百個藉口,所以成功遠比失敗要容
易。所以凡事只要有思想有步驟的去做,而且推演到事情發生之後的種種情形加
以因應,成功往往就在你我的面前。

  此外,各位在公司工作的時候難免遭遇到許多不同的境遇,有的人很順利,
有的人命運卻很坎坷,所以希望各位在工作的時候有兩種教千萬不能信,就是
「計較」和「比較」,要記得我常說的“神像的故事”:唯有禁得起木匠雕刻及
塑造的人,才能成為廟裡萬人景仰的神像;如果您禁不起木匠的雕刻,那只有永
遠變成廟門口眾人踐踏的門檻。

  最後祝各位在天剛都能美夢成真,並能得到你所想得到的一切!

天剛資訊總經理 樊祖燁 敬上


(第 2  篇) .  於 2011/11/29 下午 05:45:00  說:

我什麼都做什麼都投資,土地,白銀,白金,黃金,reits,股票,外匯,保險,只要我覺得劃算我都會買,
2009年很多不動產的文章都是我寫的,譬如"再次強調何謂合理房價","一個房市投資客夜晚內心告白之八十八手",甚至到現在還很多人轉貼我的文章,雖然我認為房市已經到頂了,不過你說的東鹼,也是不錯的股票,我在29.5買了快200多張,不過我已經減持到100張上下了,不是這股票不好,他配息穩定,毛利率也很好,鉀肥最大成本在於航運,東鹼船越買越多,一來可以平衡航運的風險,二來波羅低海指數已經算低檔,現在介入不見得不好,公司經營方向正確,老闆持股也高,不是不好的公司,況且鉀肥少數壟斷是事實,中國大陸和印度也同意下季漲是沒錯,東鹼因為漲價關希,營收有掉,不過這幾個月又回來了,不過這股票短線上來說,一來最近有關大戶,週刊天天在鼓勵散戶買進,


(第 3  篇) .  於 2013/11/19 上午 04:12:00  說:

P




»»»點我了解《造生基abc》


本站是美國註冊之國際網址,相關報導內容謹遵美國法律並接受註冊當地法院之管轄。
文章發表時,即代表作者同意將出版利益贈與本網站。
總編輯24小時申訴:0927-787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