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篇)
全民亂講
於 2004/12/27 下午 01:42:00
說: |
先講正面的
該來的總是要來
長痛不如短痛
|
|
|
(第
2
篇)
全民亂講
於 2004/12/27 下午 01:45:00
說: |
再講負面的
2005各公司盈餘將會明顯受影響(越老的影響越大)
雖然還好財報2006才會出來
但是別忘了股市總是提早反應
|
|
|
(第
3
篇)
全民亂講
於 2004/12/27 下午 02:00:00
說: |
其實
財報透明化也不是壞事
我認為最好盡快把員工認股選擇權及分紅也列為費用支出
對公司財報長期來講更是好事
|
|
|
(第
4
篇)
轉貼
於 2004/12/30 下午 08:00:00
說: |
35號公報上路資產股受惠 壽險三商銀最看好 電子中概股受衝擊
【李宗莉、周靜紫╱台北報導】35號會計公報將於明年開始實施,由於未來上市櫃公司必須採取更為嚴格的會計原則,進行資產價值重新認定,帳面價值要忠實反應可回收的實際金額,對金融、資產等土地資產部位龐大,但價值卻長期低於市價水準的類股來說,可望率先受惠。
好壞參半 明年第1季起,上市櫃公司季報,必須採用35號公報會計準則。35號公報的主要目的,在於針對公司固定資產、商譽等有無形資產,強調認列必須反應實際的市場價值。
交易從嚴認定 也就是說,未來包括海外子公司存貨周期、放款與應收帳款對象、遞延所得稅費用、退休金給付提列辦法、金融或固定資產價值重估等項目,都必須參考市場實際狀況進行認列減損。 法人認為,宏(2353)、鴻海(2317)等電子指標股,海外子公司、孫公司族繁不及備載,明年起因應35號公報效應,都必須採取簡化或從嚴認定動作。 建華證研調部資深經理周奇賢表示,35號公報的主要用意,是為了避免資產虛列的情況發生,過去不少上市公司塞貨給海外子公司,藉以美化母公司財報。 法人指出,以某家專攻自有品牌的手機大廠為例,公司只要將產品出給業務就能計算營收,但業務部門如果賣不掉,卻要等到半年後才會進行帳務追認,等到變成實際庫存,至少要等到3季以後,財務操作手法並不合理。 法人表示,目前電子產業景氣周期愈來愈短,以LED(發光二極體)、手機等產業為例,單一產品庫存1季跌價損失都超過3成,如果成品庫存期長達半年,資產價值幾乎等於零,但公司派卻為了美化帳面,經常發生虛列狀況。 35號公報雖對電子、中概等個股造成負面衝擊,不過對金融、資產等坐擁龐大土地的相關個股來說,由於資產必須按照市價重新評價,長期被低估的股價,反而有機會從此鹹魚翻身。 日盛投顧投資處協理許派一說,不少資產股的固定資產長期被低估,而壽險、三商銀等土地資產龐大的金融股,後市也值得關注。
國壽上海設點 法人認為,包括台鹽(1737)、台肥(1722)、厚生(2107)等資產股,及國泰金(2882)、新光金(2888)、彰銀(2801)等金融股,都可望成為35號公報效應下的優先受惠族群。 國泰金除有龐大土地資產外,子公司國泰人壽上海子公司昨日取得中國保監會法人許可證,獲得批准設立開業。上海國壽總經理張發得表示:「目前已一切就緒,明年初將可正式開業。」而國壽與中國東方航空合資子公司,期初資本額為8億元新台幣,正式進軍中國。
35號公報內容概要 ●目的:採取更保守會計減損原則,藉以確保公司資產帳面價值與實際可回收金額相符 ●實施日期:2005年1月1日起 ●適用範圍:上市櫃公司的固定、閒置資產及商譽等無形資產 ●主要內容:包括海外子公司存貨周期、放款與應收帳款對象、遞延所得稅費用、退休金給付提列辦法、金融或固定資產價值重估等項目,都必須參考市場狀況認列減損 資料來源:建華證券、勤業會計師事務所
|
|
|
(第
5
篇)
全民亂講
於 2005/1/3 下午 01:34:00
說: |
為什麼今日傳產股中之資產類股會飆漲?
就是借題發揮(#35財報)
|
|
|
(第
6
篇)
全民亂講
於 2005/1/8 下午 12:32:00
說: |
為什麼本週許多投信及短線外資會大賣超?
因為他們擔心這些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存貨周期不正常過長、
放款與應收帳款對象集中在關係企業、
機器設備攤題年限縮短............
其實
說穿了還是借題發揮(#35財報)
因為
漲多本來就要回檔
|
|
|
(第
7
篇)
P
於 2005/1/10 下午 12:41:00
說: |
P
|
|
|
(第
8
篇)
全民亂講
於 2005/1/14 下午 05:10:00
說: |
有人說35號公報的威力越到月底會越嚴重
我要說
越來越少了啦
因為散戶大家都已朗朗上口了啦
|
|
|
(第
9
篇)
網友
於 2005/1/14 下午 11:09:00
說: |
版主大請教一下 文章有提到台鹽也是受益者,台鹽土地資產大部份不是政府收回嗎? 剩下不多,能有多少受益,因我手上有台鹽,謝謝!
|
|
|
(第
10
篇)
全民亂講
於 2005/1/15 上午 11:07:00
說: |
你說的是第4篇轉貼的法人報告
我個人倒覺得台肥比台鹽好
因為現階段流行資產題材
而台鹽去年當紅是因為綠迷雅.膠原蛋白..等業績題材
可是據說今年有更多人在搶食此市場
所以今年結論不言可喻
|
|
|
(第
11
篇)
網友
於 2005/1/15 上午 11:10:00
說: |
版主大收到了 , 謝謝 !
|
|
|
(第
12
篇)
。
於 2020/11/2 上午 08:43:00
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