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篇)
翁立民
於 2020/10/18 上午 11:58:00
說: |
韓國百姓對前官禮遇深惡痛絕
【本報綜合報導】台灣對「前官禮遇」視為理所當然,台灣法官對於老同事轉任律師給予不公正的特權,同樣的情況在南韓也時有所聞,不同的是,南韓透故輿論譴責與人民反省,讓「前官禮遇」只能偷偷摸摸,而台灣的「前官禮遇」卻是敲鑼打鼓。
▲輿論反對前官禮遇 不能當總理 2014年,南韓總統朴槿惠提名卸任大法官安大熙為新任國務總理,但安大熙獲得提名後一個星期,就因為輿論指責安大熙享受「前官禮遇」的「特殊待遇」,因此宣布放棄接受國務總理的任命。 據報道,安大熙卸任大法官後開設了律師事務所,短短5個月賺取了1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981萬元),因此在野黨一再要求其主動放棄提名人資格。
▲前官禮遇《熔爐》揭發黑幕 2011年韓國電影《熔爐》,將「前官禮遇」的黑幕搬上螢幕,這部片是根據韓國光州一所聾啞學校校長性侵兒童的真實事件而改編。在電影上映後,重新引發韓國民眾的關注,在民眾呼聲和輿論壓力下,光州警方開始重審案件,涉案人員被重新提起公訴。 與此同時,韓國國會為此修訂了一系列的法案,不但加強了對殘障人士和未成年人性侵犯案件的懲罰力度,並且由一部電影的熱映而推動司法的改革。
▲性侵學童五年 卻不必坐牢 電影中受虐的孩子們膽怯的指控,並且播放校長性侵孩子的錄影畫面,但是校長所聘請的律師,是一名前部長級別的、具有「前官禮遇」資格的律師。於是在「前官禮遇」的庇護下,對聾啞學生凌辱性侵長達五年之久的校方三人,最終卻被法院法官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 這部影片影片大概花了三分之二篇幅敘述案發之後調查取證和法庭辯論,然而正是這些貌似正規的司法程序,最後卻得出了一個荒謬的判決結果。
|
|
|
(第
2
篇)
翁立民
於 2020/10/18 下午 12:03:00
說: |
南韓:前官禮遇是人民不相信司法公正 法官/檢察官 轉任律師收費高3倍 司法腐敗 46.4%有效
南韓《東亞日報》日前刊登一則新聞《前官禮遇違反司法正義》,內文中說,退休法官擔任律師可以收到三倍的費用,這是因為人民不相信司法,所以期待利用「秘密串通」,是期待費用,必須杜絕,司法改革應該從這裏開始。
▲這一則新聞 內容如下: 這一則新聞刊登於南韓《東亞日報》2019年12月3日,內容如下: 比較律師的受理費,得出了證明前官禮遇的調查結果。韓國刑事政策研究院以1200名律師和委托人為對象調查了法律腐敗情況,結果顯示,卸任1年以內的法院院長和檢察長、庭長、檢察官出身的所謂前官律師的受理費是普通律師的3倍左右。法院院長和檢察長出身的受理費每件為1564萬韓元,而司法研修院出身的律師的受理費每件為525萬韓元。
▲調查顯示 走後門真的有效 經歷過前官禮遇的比率也相當高。律師(500名)中22%回答說“10年內經歷過或目睹過前官禮遇”,在選擇前官律師的委托人(351名)中46.4%回答說“前官禮遇得到了實惠”。他們認為,不僅在審判程序上有大大小小的便利,就連主要決定事項也被前官禮遇所左右。
▲侵犯公平審判 損害司法正義 從2011年的《前官禮遇防止法》規定前官律師自退休之日起壹年內不得承接退休前1年工作機關的事件起,為了杜絕前官禮遇,先後6次修改了律師法,但前官獨占受理費的現象卻不斷加劇。前官禮遇不僅僅是法律市場的不公平競爭,更是動搖公正社會根基的嚴重違規。如果根據聘請前官律師的經濟能力決定審判的勝敗,其貧富差異在刑事案件中會直接關系到身體的拘押,在民事訴訟中會直接關系到財產上的損失。它侵犯了在法律面前公平審判的權利,損害了司法正義。
▲前官禮遇 人們不信司法公正 法律界人士應該先自我反省,認識到前官禮遇本身源於對司法的不信任。如果人們深信司法公正,那麽與現任法官、檢察官關系親密的前官律師就沒有理由受理案件數量多、受理費高。前官律師的受理費呈現出隨著卸任時間的推移而降低的傾向,這意味著高額的受理費不是律師的實力,而是與現任法官和檢察官的關系,是期待費用。必須杜絕前、現職法官和檢察官通過秘密串通來維護司法既得權的前官禮遇。司法改革應該從這裏開始。

|
|
|
(第
3
篇)
翁立民
於 2020/10/18 下午 12:08:00
說: |
新聞辭典 前官禮遇 南韓不易剷除的司法毒瘤
前官禮遇是指韓國司法界的一種潛規則,指法官、檢察官和政府部門高層官員退職後轉行擔任律師或顧問,打官司的時候得到法院的不公正的禮遇。
根據韓國媒體的統計,從2005年到2010年7月退休的13名大法官和20名高等法院院長中,分別有8人(61.5%)和12人(60%)就職於韓國20大律師事務所,遠高於著名法官進入律師事務所的比率(35.3%)。
檢察官的情況大致一樣。2005年以來,42名檢察長出身的人士中,被20大律師事務所聘請的有19人,超過普通檢察官比例(45.2%)的兩倍。10大律師事務所2010年公開的76名顧問中,62%是經濟部門長官和次官出身人士.
由於“前官禮遇”潛規則在韓國盛行多年,其社會和政治原因錯綜複雜,因此能否通過一部法律來剷除這一韓國社會的毒瘤,還需要韓國各界共同努力及經受時間的考驗。
|
|
|
(第
4
篇)
翁立民
於 2020/10/18 下午 12:32:00
說: |

國片無聲/全台上映 2020後座力最強國片
獲得8項金馬入圍的國片《無聲》,已於10/15日在全台上映,改編台灣真實案件的國片《無聲》入圍金馬8大獎,講述聽障學校錯綜複雜的霸凌案件,根據影評敘述,這部影片是台灣版《熔爐》。
▲韓版《熔爐》剷除南韓司法腐敗 據了解,韓版《熔爐》是2011年轟動全韓國,也是描述一個聾啞學校的學童,遭到校長等人性侵五年的事件,那部南韓電影上映後,引發群情激憤,不但將法院不公正的審判進行重審,同時還修訂兩條法律,改變南韓的司法現況。
▲韓人厭惡《前官禮遇》律師 本報13版特別介紹南韓這一部電影所引發的法律效應,由於南韓校長性侵學童事件上了法庭,但是找來一個有特殊背景的律師,於是最後判決緩刑、不必坐牢,這個結果讓韓國人對於司法的黑暗腐敗深惡痛絕,於是社會瀰漫對於《前官禮遇》律師的厭惡。
▲台灣律師《前官禮遇》囂張炫耀 對照南韓的低調,台灣的《前官禮遇》律師非常囂張,有一位律師名叫莊正,公然把300張法官到他事務所朝賀的照片張貼在網站上,公然炫耀他與司法系統的特殊關係,本期12版公布其中四張照片,以後將陸續出版。
▲南韓不易剷除的司法毒瘤 前官禮遇是指韓國司法界的一種潛規則,指法官、檢察官和政府部門高層官員退職後轉行擔任律師或顧問,打官司的時候得到法院的不公正的禮遇。 根據韓國媒體的統計,從2005年到2010年7月退休的13名大法官和20名高等法院院長中,分別有8人(61.5%)和12人(60%)就職於韓國20大律師事務所,遠高於著名法官進入律師事務所的比率(35.3%)。
▲專題刊12版
|
|
|
(第
5
篇)
.
於 2020/10/18 下午 03:57:00
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