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新聞!
市場新聞!
進入網友聚會!
選讀特區
圖表!
部落格
休閒育樂!
進入政治議題!
廣告說明
懸賞公告
關於168
張貼者: 蘇逸修...
時間: 2020/11/3 下午 06:11:00
標題: 一位台灣父親告訴你如何避免孩子被"台獨"教材洗腦
內容:
 導讀

  前段時間,一位展示現今台灣教科書誤導性信息的家長獲得了大量關注,也引起了一部分台灣家長的共鳴,他就是蘇逸修律師。

  近日,觀察者網對蘇律師進行了採訪,請他就台灣教科書修改以及兩岸關係等話題談談看法。

  蘇律師稱,在他小時候,台灣幾乎全民都認同中國人的身份。但在李登輝和一眾“台獨”分子的操弄下,台灣民眾從媒體和教科書中獲取了偏頗的信息。這不僅讓他們遠離了中國人的認同,還可能會造成三觀不正的結果。

  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蘇律師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偏頗的訊息,於是親自輔導孩子課業,並且把不同教科書的對比放在網上。他希望給自己的孩子一個榜樣,讓他們明白自己是誰,也給其他有相同想法的台灣同胞們一點勇氣。

  [採訪/觀察者網徐俊]

  觀察者網:您拍了不少兩岸初中歷史課本的分析比較視頻,比較的教材包括了2020年的大陸、台灣初中歷史課本以及您念初中時的80年代台灣初中歷史課本,是什麼樣的動機促使您做這件事呢?

  蘇逸修:我是1974年出生的台灣人,有兩個小孩,分別是2006年出生的女孩和2011年出生的男孩。女兒容容於2019年從小學畢業升上初中,身為台灣的資深學霸,我也親自指導女兒的課業。然而,當我讀了容容的歷史課本,發現不僅中國史被大量刪除,而且內容也相當偏頗。我感到震驚、憂心,因此決定親自教女兒歷史。不過,我認為自己不應該以父親的權威來灌輸容容“對或錯”,因此我的做法是:讓女兒理解爸爸小時候念的歷史課本的內容,以及對岸的同年齡大陸學生讀的歷史課本又是如何,用比較、驗證的方法來尋找對錯。

  我用三個版本的歷史課本教了容容一陣子之後,也在社群網站上用文字分享我的心得,意外地得到很多迴響,同時得知,有許多台灣家長對於子女的歷史教育也有同樣的憂慮。網友的反饋促使我開始拍攝一系列兩岸歷史課本的分析比較視頻。這麼做或許改變不了什麼,但起碼希望給這些有相同憂慮的台灣家長們一些信心。

  觀察者網:您在一期視頻中說,您小時候所讀的教材是符合“中國人史觀”的,而且您也在大陸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中寫道您小時候的台灣並沒有“台獨”或者“獨台”這樣的標籤。在您的印像中,這樣的轉變是什麼時候開始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轉變?

  蘇逸修:現在的台灣年輕人應該無法想像,在70、80年代,也就是我小時候的台灣,台灣人說“自己是中國人”這件事,就像喝水一樣自然、普通,而當時台灣的電視節目裡,更經常以“我們中國人……”作為發語詞。

  然而,這種“台灣人=中國人”的認知和實踐,在我上高中、也就是李登輝上台後,開始出現質變。所謂的“台灣人意識”在島內開始擴大,“台灣”逐漸成為一個不同於“中國”的特殊圖騰,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現在,只剩少部分台灣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而即使有中國人認同,也不太會說出來,否則很容易遭受異樣的眼光。為何出現這樣子的轉變,不言可喻,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其中,大幅修改台灣的歷史教科書就是一個強大的推力。

  觀察者網:李登輝和他的追隨者們為什麼要強化“台灣人意識”?

  蘇逸修:我合理的推測是,這些推動“台灣人意識”的人打從心裡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又想推動“台獨”。所以,他們需要創造出一個不同於“中國人身份”的圖騰,凸顯了“台灣人不等於中國人”的差別之後,他們想把台灣從中國分離出來的計劃就易於遂行了。

  觀察者網:您剛才說會親自教孩子歷史,而且會用兩岸的三種教材。平時用哪些方法讓孩子更容易接受您的教學?

  蘇逸修:我的教法很自由,我會讓女兒先看我小時候的80年代台灣初中歷史課本。她不需要像準備考試般的“讀”,把它當故事書來看就可以。女兒每看到一個段落後,我會和她討論裡面的內容。例如,讀到西周時期的“封建制度”,我們會討論這個制度的好處、壞處在哪裡,並對照大陸的歷史課本是怎麼教西周的。

  此外,我也會在小孩寒暑假的時候,帶他們去大陸,去年(2019)7月特別帶他們去上海的四行倉庫、孫中山先生故居等地方,講歷史故事給小孩聽,也讓他們親眼看看大陸的真實面貌,是不是像台灣媒體講的那樣。

  觀察者網:在您和孩子討論的過程中,有哪些事情給您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呢?

  蘇逸修:我印像比較深的一件事情是,女兒對於我小時候“台灣人幾乎都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這件事感到不可思議,她難以想像那時候的台灣人一開口竟然會講“我們中國人……”。容容說,如果她在學校裡說自己是中國人,周圍的人肯定會用非常奇怪的眼神看她,並覺得她腦袋有問題。但這種現實距離我小時候並沒有那麼久,也就二三十年而已。

  另外,女兒對於現在大陸的初中歷史教科書難度之高感到驚訝,但事實上,大陸現在所用的歷史課本的難度和我小時候的台灣歷史課本是差不多的,是現在的台灣歷史教科書太簡單了。這裡所謂的“簡單”,指的是現在的台灣初中歷史課本內容過份精簡、用字遣詞深度不足、前後文間經常欠缺邏輯性,而且思考題幾乎沒有了。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章節中,我小時候的台灣初中歷史課本里的思考題是“為何會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一九一七年戰局發生什麼激烈的轉變?有何影響?”2020年大陸歷史課本的思考題則是“一位德國大臣說:'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國的霸權,以有利於德國。'一位英國外交大臣說:'真正決定我國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權的問題。'結合上述材料和你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性質的認識,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英德矛盾進行說明。”

  上述幾題,都是能夠啟迪小朋友世界觀的好題目,但在台灣現在的初中歷史課本里,則幾乎找不到這種思考題了。所以,我不僅教育女兒,讓她一邊唸歷史一邊動腦筋,而且也把這些精采的思考題拍在視頻裡。


  蘇逸修先生時常做不同版本歷史教科書對比的視頻,並將其放在他“油管”的頻道中

  觀察者網:您的孩子有沒有提出過質疑:兩岸歷史教科書為什麼會差那麼多?她會更相信哪一方的說法?

  蘇逸修:比較了三個版本的歷史教科書之後,我和女兒都發現,80年代的台灣初中歷史課本和2020年大陸初中歷史課本的編排結構和課文內容有極高度的相似,尤其是中國古代史的部分,即使兩邊交換課本來讀,也沒有什麼違和感。有重大差異的其實只有2020年的台灣歷史課本。從邏輯上來說,同樣是台灣的歷史課本,80年代和現在的內容竟然相差這麼多,才是不合理的事情吧?

  身為一個父親,我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學習客觀、全面的知識,並通過思考、消化這些知識來形成自己的判斷,而不必依附我或任何人的想法。我和女兒看過幾個台灣領導人過去公開宣稱自己是中國人、誓言追求兩岸統一的視頻,但他們後來的所作所為卻背道而馳。容容笑著說:“他們真的好會演哦!”聰明的女兒明白很多事情,她知道該相信哪一邊的。

  觀察者網:我們最近看到,一些還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台灣同胞在台灣被霸凌。網絡上經常有一些謾罵他們的話語,非常難聽。您擔不擔心您的孩子樹立了“中國人認同”後受到周圍人的排擠與孤立?

  蘇逸修:我會關心子女有沒有受到這樣子的霸凌,但不會太擔心。一方面,13歲的女兒已經理解“去中國化”是推行“台獨”的必要手段之一,她也明白懂得其中道理的台灣人很少,那麼,被不明事理的人排擠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另一方面,從小孩2歲開始,每年我都會帶他們去其他國家或去大陸,提高他們的見識。最近兩年去上海、北京的時候,小孩都知道到了機場以後要走“本國人”通道,我們台灣人和大陸人是同一邊的人。其實,和大陸的人口比起來,會用“中國人認同”來霸凌他人的台灣人才是不折不扣的少數吧。

  觀察者網:您在一些視頻中談到教材對於學生“三觀”產生影響。請問您覺得現在趨向“台獨”的教材是否有一些不良影響?

  蘇逸修:這個問題很大,我試著從最簡要的角度來回答。所謂“趨向台獨的教材”其實包含了幾個主要元素:一、“國文”課本大幅刪減古文。二、歷史、地理課本“去中國化”並植入偏頗內容。三、公民課本把西式民主制度美化為不容挑戰的普世價值。台灣學生長期學習這種教材,心裡不僅不會有中國人認同,還會進一步“仇中”、排斥所有不同於西式民主的政治制度。這個影響不但是心理上的,也會反映在成年後的投票傾向上。現在,接受過這種教材“洗禮”的年輕選民年年增加,我可以斷言,在台灣,任何“親中”或“追求兩岸統一”的政黨已經沒有勝選執政的可能性。

  至於這種“趨向台獨的教材”對於台灣年輕人的不良影響,已經顯而易見了。例如,女兒容容使用的八年級地理學習講義提到“中國的行動支付發達是因為中國的假鈔盛行、提款機密度不高、質量不良”。台灣學生一旦把這種錯誤的課文當真,就會變成一隻井底之蛙。又例如,在台灣的某些網站上,不時看到台灣的年輕網民用粗鄙的字眼辱罵大陸人,他們對美國人、日本人卻不會如此。一個人的三觀是由知識所建構起來的,失實扭曲的知識,所建構的自然是失實扭曲的三觀。

  觀察者網:我們最近可以看到,當大陸對新冠病毒進行“10合1混採檢測”時,台灣的部分媒體進行了酸言酸語,但當德國用類似方法時,他們卻沒有進行批判。您認為這樣的雙標是不是您所說的“三觀不正”的表現呢?

  蘇逸修:雙標是標準的三觀不正,負有教育大眾使命的新聞媒體尤其不應該有雙標。

  觀察者網:那您認為有沒有什麼導正三觀的辦法呢?

  蘇逸修:我認為,正確的三觀需要建立在獲取完整、客觀信息的基礎上。台灣現在的問題是,其信息環境是相對封閉的。我認為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在全世界以中文為母語的國家或地區中,台灣省是少數使用繁體中文的地方,儘管香港也用繁體字,但現在簡體字的使用率也越來越高了。這導致了台灣人在網絡上用繁體字檢索信息的時候,出來的結果往往也是台灣媒體或台灣人所產出繁體中文信息,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閉環”,在網絡世界裡不管怎麼繞都出不了台灣島。

  另一個原因則是,如果我們在谷歌上,以“中國”或者“大陸”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出現負面信息的機率是偏高的,尤其是和香港修例風波有關的消息,幾乎全是對大陸負面的報導。這是不是谷歌有意為之,我們無從得知,但從目前的中美對抗關係來看,美國的搜索引擎大量出現不利於對手的報導,也不是奇怪的事情。搜索引擎可以決定讓用戶看到或看不到某些訊息,然而,台灣人長久以來幾乎把谷歌當作唯一的搜索引擎來用,也把谷歌當作純粹的工具,這其實是危險的事情,因為台灣人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被不全面、不客觀的信息帶偏。

  因此,我都會教育小孩,不能只用谷歌及繁體中文查資料。我也建議關心子女三觀教育的台灣家長們,可以參考我的做法。

  此外,台灣的媒體、政論節目長期以來都有報導內容失實、立場偏頗的問題,例如他們說大陸人窮得吃不起榨菜、只能吃田鼠,大陸經濟已崩潰、廣州深圳都沒有人等,而在台媒的報導下,三峽大壩每年都會變形、瀕臨潰堤好幾次等,這也是造成島內信息環境封閉的主因。哪怕是內容再荒誕的信息,幾十次、上百次的講,台灣的老百姓就會信了。這就是為什麼,不久前一位重慶人來台灣時,竟然被台灣的出租車司機問道“你們那裡有像台灣這樣的柏油路嗎?重慶沒什麼高樓吧?”如此令人哭笑不得的問題。


  被國民黨開除黨籍的前青年團執行長李正皓曾在一檔名為《關鍵時刻》的台灣節目中胡扯稱,因為缺乏食物,大陸人民要吃田鼠(圖源:觀察者網風聞社區)

  觀察者網:請問您對近幾年兩岸關係的變化有什麼看法?

  蘇逸修:就兩岸關係而言,我認為去年(2019)香港的修例風波是個轉折點。多年來,我每天都會閱讀兩岸主要新聞平台的信息,在修例風波之前,我觀察到台灣媒體對於大陸的負面報導是不太會進入對岸的,但在修例風波開始之後,大陸似乎就不再攔阻這些來自台灣的負面信息了。於是,這些報導在大陸愈來愈多、並在大陸的社群網站上不停被轉載,從而,大陸人對台灣人的觀感也開始明顯轉變。大陸同胞逐漸意識到,台灣似乎不是他們從小在課本里讀到的“寶島”,島上的許多台灣人也沒把大陸人當同胞,很多大陸人對台灣的觀感因而由正轉負,民間對於以武力解決兩岸問題的聲浪也愈來愈高。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之後,台灣當局宣布禁止口罩出口大陸,對兩岸關係更是雪上加霜。身為一個關注兩岸、認為海峽兩岸都是同胞的台灣人,看到兩岸對立不斷升溫,心裡很難過。

  觀察者網:作為一名台灣民眾,您對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有哪些憂慮與期待?

  蘇逸修:我在臉書上多次表明,我是中國人。在台灣如今的環境下,我明白自己已經是少數了,但是,包括製作兩岸教科書的比較視頻在內,我的表態,是希望給自己的孩子一個榜樣,讓他們明白自己是誰,也給其他有相同想法的台灣同胞們一點勇氣。我是一片微小的雪花,期待兩岸能夠和平統一,並且在我有生之年,像我的視頻中的最後一句,看到我們中國回到世界之巔。憂慮的則是,兩岸發生戰爭,那是我最不願意見到的事情。


股票代碼
(第 1  篇) 蘇逸修...  於 2020/11/3 下午 06:25:00  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QNHYaThkV0&list=PLZJ62ipxayW68CPQnegi1rQIKUwOd5TFe&ab_channel=JosephSu


(第 2  篇) 事實  於 2020/11/3 下午 07:13:00  說:

"讓他們親眼看看大陸的真實面貌,是不是像台灣媒體講的那樣。"

(第 3  篇) p  於 2020/11/3 下午 08:06:00  說:

p

(第 4  篇) p  於 2020/11/3 下午 11:21:00  說:

p

(第 5  篇) .  於 2020/11/4 上午 04:01:00  說:

















股票代碼
(第 6  篇) 哈哈大笑  於 2020/11/4 上午 08:13:00  說:

一個人的力量有限 集多數人的力量讓民進黨下台 然後修改課綱 讓台灣的未來主人翁 知道正確歷史 這才是斧底抽薪 一勞永逸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