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新聞!
市場新聞!
進入網友聚會!
選讀特區
圖表!
部落格
休閒育樂!
進入政治議題!
廣告說明
懸賞公告
關於168
張貼者: 翁立民
時間: 2023/7/1 下午 11:36:00
標題: 賴清德用《人選之人》的台詞
不要大局為重、不會轉身離開、不要就這樣算了..
(6/9日發表、6/10日見報)
內容:
賴清德的臉書 用《人選之人》的台詞
不要大局為重、不要就這樣算了,台灣影劇定義時代的意義!
文:翁立民

民進黨前黨工,上月31日晚間在臉書指控遭到性騷擾,此事爆發後,更多的受害人紛紛揭發民進黨的辦公室性騷擾,目前已超過10起以上,絕大部分情況都是女性黨工在申訴後不了了之,目前只有一名受害者是男性,這名男性是宣稱被立委何志偉性騷擾。

我看有些性騷擾案,確實如餓虎逢羊、蒼蠅見血,但是有些卻像是正常的追求愛情,如果暗示性的邀約都成為性騷擾,台灣的曠男怨女恐怕會更多。今後為了避免風險,男孩子恐怕不宜在擔任長官之後追求女性,甚至不能追求辦公室的同事。

▲掃除妖孽 賴清德撿到大好機會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2日在臉書發文說,面對性平事件與職場霸凌,絕對不需要「大局為重」。
我認為賴清德的運氣真是好,現在全國都在看著這件事,如果賴清德處理得好,正顯示賴清德是一個合格的總統候選人。況且,民進黨的幕僚群,大多是蔡英文留下的班底,要掃除妖孽,本來就需要搞一次黨內運動,以前毛澤東就是發動各種政治運動掃除政敵,而這次賴清德不用發動,大好機會自己撞上門來。

▲《人選之人》原型 是民進黨辦公室
民進黨性騷擾案至今已經爆發10天,許多人評論電視劇《人選之人》中的性騷擾事件,認為就是民進黨內部的翻版,並且發現《人選之人》其中有兩位編劇具有選戰以及民進黨幕僚的經歷,因此普遍認為劇中的性騷擾事件的原型,就是民進黨的辦公室文化。

本報曾於5/6日的第621期12版頭條推薦《人選之人》,劇中的年輕黨工張亞靜(王淨 飾)被組織部男黨工性騷擾時,王淨當場扭斷男黨工的胳臂,並且向上級報告。起初由於沒有證據證明男黨工性騷擾,再加上高階主管意圖息事寧人,令王淨處於劣勢。

▲賴清德的發文 跟《天選之人》很像
令人振奮的是,王淨的上司翁文方(謝盈萱 飾)並不放棄,謝盈萱告訴王淨一段動人的話:「所以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很多事情不能就這樣算了,如果這樣的話,人就會慢慢地死掉,會死掉。」

對照賴清德的臉書,他也說了類似的一句話:「我們不會轉身離開,更不會就這樣算了。」
「不會就這樣算了」,賴清德這句話,跟《天選之人》很像啊!
而且,民進黨性騷擾案也跟《天選之人》的劇情好像啊!

▲黨主席把性騷擾的男黨工攆走了
在《天選之人》的劇情裡,起初是王淨指控性騷擾卻沒有證據,後來因為取得監視器錄影而真相大白,但是高層主管仍然擔心公開懲處會影響選舉,這種「大局為重」的傲慢,惹惱了謝盈萱,她氣沖沖地跑去向黨主席告狀,黨主席知情之後,大發雷霆,於是把性騷擾的男黨工攆走了。

不過這一段性騷擾案只是全劇的「插曲」,因為這部劇在前7集有很多條故事線,我看不出來主線是哪一個事件,性騷擾案雖然有可能是主線,但是以結局來看,主線應該是王淨上電視揭發與對手的副總統候選人的婚外情,所以性騷擾案就只是插曲了。

▲台詞:不要就這樣算了、大局為重
我認為,《天選之人》裡面有2個金句,啟發民進黨走往正確方向,例如:
1.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我知道這個體制有一堆爛問題,很多人就叫我算了,也沒有人有願意幫我,可是現在文方姐想幫你,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很多事情不能就這樣算了,如果這樣的話,人就會慢慢地死掉。

2.大局為重這句話,我真的已經聽的很多了,如果少一個人我們就會輸,那其實也不用選了。
看到沒有?「不要就這樣算了」、「大局為重」,不也是賴清德臉書說的嗎?賴清德未必看過《人選之人》,但是幫賴清德撰稿的文膽,一定看過。






股票代碼
(第 1  篇) 翁立民  於 2023/7/1 下午 11:41:00  說:

成龍的《龍馬精神》賠大錢了!

今年5/12日在台灣上映成龍的電影《龍馬精神》,網路版有很多盜版網站免費觀賞,免費我也不情願看,主要原因是討厭成龍舔共,並且片中還有「戰狼」吳京客串演出,這兩個標誌人物,讓我看成龍電影有很多罪惡感。

▲成龍 寫這種不三不四的共匪字<
成龍8歲就當童星,藝術成就很高,本來可以有很好的名聲,但是卻染上紅色政治,比方說這一部電影《龍馬精神》,都變成簡體字的《龙马精神》,口口聲聲自稱中國,卻寫這種不三不四的共匪字,中國歷代祖先應該都看不懂。
早在1952年毛澤東為了宣示效忠「共產國際」,向史達林請旨要把中國字拉丁化,消滅中國文化,後來拉丁化推不動,於是把常用的2200個漢字改得面目全非。

▲成龍69歲 特技作品快到終點了
不過我還是上網看了《龍馬精神》,這部電影開機時是2021年,當時成龍67歲,今年69歲,對於不用替身的特技演員來說,成龍特技作品快到終點了,也許就是這一部電影也說不定。
看這部片的劇情,也頗有「龍虎武師」退休的味道,只不過退休之際,為了「永不說不」,又接了片場的特技演出,於是成龍騎著愛駒,又向死亡挑戰。
電影中成龍為自己一生擔任「龍虎武師」做了一番自白,他為了完成危險動作,受傷無數,為了工作而忽略家庭,雖是電影中的小替身,但是這個職業是有尊嚴的小人物。

▲雖是票房冠軍 卻是賠錢的電影
《龍馬精神》這部片4/7日在大陸上映,奪得一周的票房冠軍,票總收入是2.1億元人民幣,假如扣除盤商與戲院抽成費用,也許有1億人民幣的入帳,我判斷這個數字是賠錢的,成龍拍片的手筆,早就看不上1億人民幣的製作費用了。
此時我問了微軟AI機器人:「成龍電影《龍馬精神》的製作預算多少錢?」機器人答覆是2億元人民幣,與我判斷差不多。

▲劉浩存、張鈞甯、郭書瑤、邱淑貞
在《龍馬精神》中,飾演成龍女兒的劉浩存已經不是新人了,他是2000年出生,在參加這部片之前曾經在5部電影中演出。我特別提到她,是因為這個女孩子的長相氣質,有幾分台灣的張鈞甯、也有幾分郭書瑤、又有點像香港的邱淑貞,只不過劉浩存年輕很多,未來還有10年的時間可以繼續演少女。
(翁立民)



(第 2  篇) 翁立民  於 2023/7/1 下午 11:45:00  說:

《最後生還者》廣告與遊戲大賺錢!

HBO 原創影集《最後生還者》(The Last of Us)今年一月每周陸續播出,一共9集。現在早已經播完,也許未來有機會重播,如果讀者不想等,我推薦上網觀看。
我自己就是上網看的,看過以後感觸很多,故事開始的時候,描寫一個家庭是單親父親喬爾和女兒莎拉,這位14歲的女兒,除了規規矩矩上學之外,日常還想著照顧爸爸,甚至幫爸爸修手錶、借電影光碟,晚上窩在沙發上陪爸爸看影片,我特別抓下這一幕,這是天下爸爸最幸福的時候。


▲我很不諒解 也想念那可愛的女兒
每個爸爸都一樣,為了寶貝女兒,不惜自己犧牲性命,也捨不得女兒磕磕碰碰,而編劇就抓住父親的這個心理,在第一集前半段,直接傷害每個當爸爸的觀眾…。

那時正是2003年喪屍肆虐,男主角喬爾帶著女兒逃離疫區,女兒在逃亡途中重傷死亡,本來美好的劇情才剛開始,沒想到編劇就狠心的失去14歲的女兒,我對這一段劇情很不諒解,我也一直很想念那個可愛的女兒莎拉,這是要多麼狠心的編劇,才會把這麼令人心痛的劇情寫進腳本裡。

▲女兒死後20年 又見14歲女孩
時隔20年,喪屍已經摧毀的大部分的地區,男主角喬爾也已經56歲,這時她受人之託,要送一名14歲的女孩艾莉前往遠方一個城市,喬爾起初對這個女孩非常冷漠,只是以「送貨」的態度帶著艾利前行,但是沿途兩人互相依靠,冒險犯難,最後喬爾在感情上接受艾莉,在最後一集,喬爾滔滔不絕說,艾利和自己的女兒並不相像,但是莎拉一定會喜歡艾莉…,然後故事結束。

▲第二季才剛決定 就為第三季吵起來
觀眾當然不同意就這樣結束,我就是堅決不同意的那其中一個,果然HBO受到強大的壓力呼聲,宣佈將會推出第二季,此時還有消息傳出不會拍攝第三季,觀眾十分憤怒,HBO管理階層被逼得出來澄清說,第二季才剛剛決定要拍,還沒有討論過第三季,任何工作人員私下的揣測,都不代表官方立場。

▲要拍第二季 不怕小女孩長高嗎?
我對第二季十分期待,而且我對HBO有信心,決不會搞個世紀大悲劇讓觀眾痛苦,但是第二季要怎麼走下去呢?艾莉14歲,跟喬爾走在一起就是個子矮小的14歲女孩,如果要拍第二季,小女孩長高了,能與故事吻合嗎?

後來我查證一下,飾演14歲小女孩艾莉的演員,在2021年初開拍時已經17歲,未來身高可能不會有太大變化,現在就希望她的娃娃臉能保持下去,如果因為減肥禁食,把「嬰兒肥」搞成中年輪廓,那真的就不合適了。

▲不知道要怎麼演 才讓觀眾覺得舒適
接下來是令我不安的情節。
在第9集快結束前,喬爾已經把艾莉當成家人,所以才不斷的說,艾莉跟自己的女兒莎拉有很多不同之處,但必然能做好朋友,這時候艾莉是反應冷淡的,為什麼?是小女孩長大了,對喬爾有男女之情嗎?而且喬爾不斷把自己死去的女兒與莎拉比較,這是為了抗拒男女情愫嗎?這不是父女之情嗎?如果把劇情搞成這樣,不知道要怎麼演,才讓觀眾覺得舒適。
總之,編劇會想辦法的,如果想的辦法不夠好,就等著被我修理了。

▲劇本改編自遊戲 不能超越遊戲
期待第二季的劇情發展,有一個背景必須要交代:
《最後生還者》(The Last of Us)原本是一款網路遊戲,在遊戲中的喬爾和艾莉必須一路打妖怪,躲避喪屍的侵犯,玩遊戲時,玩家將與喬爾和艾莉,並肩作戰,幫助他們生存下去。

所以,影集是改編自遊戲,影集的劇情不能超越遊戲,但是又不能執著於遊戲情節,這樣講很難對吧?幾乎是哲學性的指導原則了。

▲製作預算高達1億美元以上
我剛剛問了微軟的AI機器人:「《最後生還者》(The Last of Us)的製作預算多少錢?」機器人答覆說:「電玩遊戲《最後生還者》的製作預算是約4000萬美元,而HBO改編的電視劇《最後生還者》的製作預算則是每集超過1000萬美元,首季共有十集(後來第一、二集合併),所以整體預算可能高達1億美元以上。」
那麼這樣能賺錢嗎?

▲本劇既靠收視賺錢 又替遊戲賺錢
首先,收視率高,全美收視人口在第一集的時候是500多萬人起跳,最後3集都超越1千萬人觀看,商業廣告收入相當可觀,只不過我們欠缺金額。

此外,電視劇的播出使原作遊戲銷量大增。在英國,首播周《重製版》的銷量較前一周增長了322%,《第I章》的銷量增長了238%,兩者都因此再度登上了銷量排行榜。
在美國,《第I章》在1月份的銷量排行榜排名第11位,較上個月攀升了25位。
可見,沿著遊戲的劇情拍影集,既可以靠收視賺錢,又可以替遊戲賺錢。
(翁立民)



(第 3  篇) 翁立民  於 2023/7/1 下午 11:49:00  說:


▼按這裡▼

看《168周報 網路新聞 《第626期》 全文 》清晰版



(第 4  篇) .  於 2025/3/8 上午 11:12:00  說:

.




»»»點我了解《造生基abc》


本站是美國註冊之國際網址,相關報導內容謹遵美國法律並接受註冊當地法院之管轄。
文章發表時,即代表作者同意將出版利益贈與本網站。
總編輯24小時申訴:0927-787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