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新聞!
市場新聞!
進入網友聚會!
選讀特區
圖表!
部落格
休閒育樂!
進入政治議題!
廣告說明
懸賞公告
關於168
張貼者: Jennyliu
時間: 2025/7/9 上午 09:48:00
標題: 綠電也能賺價差!6873泓德能源旗下星星電力推AI電力交易平台:交易代操2年內有望貢獻50%毛利
內容:
綠電也能賺價差!6873泓德能源旗下星星電力推AI電力交易平台:交易代操2年內有望貢獻50%毛利

2025年7月8日

「綠電不只是電,而應視為可配置、可套利的商品,甚至具備如ETF般的金融性質。」 星星電力董事長周仕昌表示,「很多行業都在談去中心化,能源也需要去中心化,讓電力從單一供應走向彈性交易,才能創造更多靈活的商業模式。」

在面對全球淨零轉型的壓力,經濟部預估2030年台灣企業綠電需求將突破480億度。近期,企業紛紛喊出「有多少綠電就買多少」的目標,尤其像是半導體高耗能產業已將「取得綠電」視為市場關鍵的競爭力之一。

不過,當民間再生能源發電業與售電業已進入百家爭鳴的時代,如何幫助企業靈活管理電力、參與電力市場套利,便成為勝出的關鍵。

為因應這個關鍵競爭態勢, 泓德能源旗下的綠電與儲能資源整合商星星電力,於今年7月推出結合AI與電力交易技術的「Power Bank」一站式解決方案 ,將金融市場邏輯導入電力服務,融合發電商、售電商、批發商與電力交易代操4大服務,協助企業投入電力市場,涵蓋範圍包括容量市場、現貨市場、調頻市場、電力金融市場與電證市場。

用AI實現「低充高放」,綠電交易有賺頭
「Power Bank」營運模式背後的關鍵,是星星電力首度公開的技術核心「Star Trade電力交易平台」。 這背後的中心驅動,不是傳統的發電設備或電廠,而是一套持續學習、即時調度的AI系統,可以整合儲能、發電和負載能源,實現企業全天候零碳用電。

與其他電力平台最大的不同是,星星電力的AI系統擁有豐富的國際綠電交易和儲能經營的經驗可以參考。

「我們透過自己AI的系統,利用過去台灣、日本和澳洲案場電力交易的實際數據,根據歷史資料學習,持續偵測市場變化,進行即時預測。」

星星電力電力市場策略處處長袁芳偉在接受《數位時代》專訪時說明, 「Star Trade平台能夠做到的事,不只是用多少電、配多少電,而是根據即時價差,幫企業客戶找到最有利的套利機會,同時,還可以進行風險的控制。」

舉例來說, 企業可以透過電力交易平台中的AI系統設計出最有利的充放電計畫,利用半夜低價時段儲存電力,再於白天尖峰高價時段釋放,甚至還能參與需量反應(Demand Response)與表前輔助服務(SR),獲取額外收益。

這些過去需要專業交易團隊才能完成的操作,如今,降低企業的能源管理門檻,實現能源管理最佳化。

「目前平台超過2300個電號都能彈性管理,許多企業在導入AI後,綠電轉供比例已經達90%以上。」星星電力總經理關婷怡在專訪時強調。

綠電總量上看1.5GW!綠電交易前景看好
目前,綠電轉供客戶遍及半導體、電信業者、傳產、金融等各領域的龍頭企業,包括日月光、聯發科、富邦金、玉山銀行、台北101等,透過搭配AI系統匹配用電,做好發電與用電的「預測」,再配合氣象預報和台電資源進行媒合。

對企業而言,這意味著不只是穩定供電,還能用綠電實現碳中和目標、降低能源成本,甚至在波動市場中創造價差收益,成為新的競爭優勢。

呼應這股需求,在綠電交易量能方面,關婷怡指出,泓德能源自有電廠與外部整合布局持續擴張。今年,泓德能源自有電廠裝置容量預計達到89MW(千瓩),外購合約容量達739MW,其中太陽能電廠整合量650MW。

展望2027年,泓德能源將把離岸風電納入供給,綠電合約總容量預計可提升至近1.5GW(百萬瓩),自有與外購容量比例約為約為3比7,分別達516MW與950MW。

電力「代操服務」成新獲利引擎
傳統企業將電力視為被動成本,以「夠用」為目標;但在星星電力的觀點中,電力是一種可被靈活調度、甚至金融化操作的「活資產」。

因此在營運模式上,「電力交易代操」便成為核心服務項目。簡單來說, 電力交易代操就是整合發電、儲能與需求端資源,並依照市場即時價格、容量需求與法規,動態調度電力資產,協助企業參與台灣表前電力市場交易,以及表後儲能與虛擬電廠(VPP)。

星星電力團隊進一步舉例說明,像是在日本電力市場,星星電力可透過日前市場競標取得容量收入,即使沒中標,還能在電力現貨市場進行套利,同時銷售「電力保險」合約增加收入。

星星電力日本總經理岡本和也表示,日本電力市場涵蓋容量、現貨與調頻3個不同的市場,透過最佳化排程與即時交易策略,針對不同市場提供更好的交易計畫。

關婷怡預估,這項服務將於2026年貢獻星星電力24.79%的業務毛利,有望在 2027 年貢獻超過 50% 毛利,成為最強大的獲利引擎。 在台灣市場,隨著2027年離岸風電大量上線、儲能成本下降,綠電市場大幅提高,因此看準電力交易代操未來將帶來爆發式成長。

「我們要做的不只是把電賣出去,而是幫企業把電力當作資產來管理。」周仕昌表示,因為多數企業業者對於電力容量代操、現貨代操的了解有限,星星電力讓電力代操不只是一項技術服務,更成為長期穩定、可持續的高毛利獲利模式。

日本、澳洲市場成果亮眼,儲能與交易雙成長
台灣電力市場還沒有完全自由化,仍然處於綠電轉型階段,但星星電力選擇提前布局未來。除了深耕台灣市場外,星星電力早已將戰略視野放眼全球。

目前,星星電力率先輸出至日本、澳洲與菲律賓,擴大在國際電力市場的版圖。

在日本,星星電力攜手15家企業合作,累積超過150MW(千瓩)的合約容量,並與Brawn Capital在北海道共同興建50MW/104MWh的儲能電廠,預計完工後單日收益可達600萬日圓(約新台幣119萬元),年收益更有望突破20億日圓(約新台幣3.9億元)。

而在澳洲則因電力價格波動性大、再生能源比例高,對儲能需求尤其強烈。星星電力已在當地投資規模超過350MW,並參與11個市場商品交易。以 EPC(工程採購建造)與系統整合經驗為基礎,再結合在地合作夥伴共同投資,讓儲能與電力交易具穩定性。

「我們不只靠技術,也靠在地化策略與彈性合作模式,這是歐美競爭者能源公司難以模仿的優勢。」日本總經理岡本和也在專訪上強調,亞洲市場對文化、制度適應度要求高,若沒有深入當地根基,難以真正進入電力市場。

預計明年登錄興櫃!全年售電量上看9.3億度
星星電力預計2026年登錄興櫃,2027年掛牌上市,屆時綠電合約容量將挑戰1.5GW(百萬瓩),全年售電量上看9.3億度,這個數字足以支撐近百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

「未來台灣的綠電市場一定會更自由,現貨市場、調度需求會快速成長,可能3到5年內就會明顯看到改變。」周仕昌表示,「到時候平衡與即時交易將變得極為重要,而我們在日本和澳洲已經搶先建立這樣的經驗,未來這些能力會直接回到台灣市場。」


股票代碼
(第 1  篇) AI利多  於 2025/7/9 下午 12:27:00  說:

AI基建缺綠電 7842天能綠電 6873泓德能源 雲豹能源 6994富威電力 7740熙特爾 6806森崴能源

(第 2  篇) 旺旺  於 2025/7/10 下午 12:47:00  說:

蔡明彰 綠電能源獲利王6873泓德能源250買多上350 拿下國泰台積電綠電出貨,2025年將簽約輝達利多,雲豹、森崴 中興電也將補漲。士電 群聯波段看好

(第 3  篇) 168  於 2025/7/11 下午 12:22:00  說:


黃仁勳「AI本質就是機器人」!這兩家台廠6月營收報喜 6188廣明 4585達明機器人

2025年7月9日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今年在股東大會上直言:「人形機器人將是全球下一個殺手級應用。」機器人成為科技顯學,相關供應鏈跟著暢旺!廣明及其子公司達明機器人公告6月營收,受惠全線產品出貨優於去年,及協作型機器手臂需求成長,兩間公司上半年均繳出營收雙位數年增的成績單。

廣明6月營收7.62億元,年增21.21%,第二季營收22.38億元,季減8.3%,年增19.36%,累計前六月營收46.79億元,年增14.98%。廣明表示,今年第二季及上半年營收,均較去年同期有雙位數的成長,一方面是去年度基期太低,再者,今年該公司的全產品線均有顯著成長。為了就近服務客戶,廣明日前亦通過要赴馬來西亞設廠,預計投資5.08億元。至於,廣明持股近8成的子公司達明機器人,6月營收1.51億元,年增9.68%,第二季營收3.9億元,季減2成,達明表示,第二季營收較第一季下滑,主要因美國關稅尚未定案,客戶的相關支出遞延所致。達明機器人今年上半年營收為8.91億元,年增16.35%。

長遠而言,受惠於智慧工廠的潮流趨勢,企業對於自動化相關的建置需求增溫,亦帶動協作機器人手臂的需求,加上該公司將視覺辨識軟體功能及AI推論,內建於機器人手臂之中,以此為附加價值服務為優勢,順利打入半導體產業及高階製造業,尤其在中國大陸價格競爭激烈的市場,仍殺出一條血路,同時推升今年上半年的業績明顯成長。達明機器人董事長何世池日前表示,今年整體展望優於去年。長遠而言,美國製造將帶動自動化的需求,對於機器手臂的前景表示樂觀。但目前因關稅議題尚未底定,客戶建廠布局的決策尚不明朗,影響短期的業績。而達明機器人已因應美國製造趨勢,在當地成立營運和服務團隊,就近服務當地客戶。


(第 4  篇) 一路發  於 2025/7/14 下午 12:26:00  說:

黃清照 4583台灣精銳、貿聯波段好 6869雲豹能源 6873泓德能源 7842天能綠電 辛耘 威剛 都看好補漲買多





»»»點我了解《造生基abc》


本站是美國註冊之國際網址,相關報導內容謹遵美國法律並接受註冊當地法院之管轄。
文章發表時,即代表作者同意將出版利益贈與本網站。
總編輯24小時申訴:0927-787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