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新聞!
市場新聞!
進入網友聚會!
選讀特區
圖表!
部落格
休閒育樂!
進入政治議題!
廣告說明
懸賞公告
關於168
張貼者: 木蘭
時間: 2025/7/10 上午 10:01:00
標題: 智元機器人擬收購台資企業上緯新材63%股份 否認借殼上市
內容:
2025-07-09 15:29 聯合報/ 記者林宸誼/即時報導


智元機器人以人民幣21億元(新台幣86.1億元)收購台資企業、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的上緯新材63.62%股份,成為絕對控股股東。雙方業務協同方案待公布,智元機器人方面9日回應表示,「本次行動僅為收購控股權,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辦法』所定義的借殼上市」。


藍鯨新聞報導,另外,就兩家公司的主營業務即新材料與機器人,能否達成有效業務協同的問題,上緯新材證券部相關人員解釋稱,「公司現有部分業務確實會應用於機器人領域,後續具體的業務協同方案將在整合一段時間後對外公佈。」


IT之家報導,上緯新材8日晚間發佈公告稱,智元機器人相關主體計畫通過協議轉讓和要約收購方式,合計收購公司 63.62% 股份,以本次股份轉讓價格每股人民幣 7.78 元計算,此次控制權交易總價約 人民幣21 億元。


根據公告,智元恒岳擬以協定轉讓方式受讓控股股東SWANCOR薩摩亞持有的24.99%股份,致遠新創合夥受讓5%股份,合計29.99%。同時,智元恒岳擬通過部分要約收購方式進一步增持37% 股份,其中,SWANCOR 薩摩亞承諾以所持 33.63% 股份預受要約。交易完成後,智元機器人將至少持有上緯新材63.62%股份,成為絕對控股股東。


21世紀經濟報導,仔細研究方案發現,智元機器人距離借殼還非常遙遠。該方案透過「協定轉讓+部分要約」收購的方式,避開全面要約收購的手法確實可稱「巧妙」,但如果智元機器人真要借殼,這次收購並不是最划算的方案,未來要想實現資產注入,難度也仍然較大。


聯儲證券投行部併購業務負責人尹中余指出,目前來說應該只是要約(收購)的形式,並不存在借殼上市的可能。因為智元現在的條件並不成熟,如果是公司正常借殼上市,效率最大化的方式應該是「買股(協議轉讓或證券市場買入)+定向增發(非公開發行)」同時進行,現在的情況說明智元還是想靠兩條腿走路。但也不排除借助上緯新材布局公司其他業務的可能性。


IT之家先前報導,以「天才少年」身分,加入華為的彭志輝於2022年底宣佈離職,創業智元機器人。2024年8月18日,智元機器人舉行「智元遠征商用啟航」智元2024年度新品發佈會,帶來了「遠征」與「靈犀」兩大家族共計五款商用人形機器人新品,包括:遠征A2、遠征A2-W、遠征 A2-Max、靈犀 X1及靈犀X1-W。


2025年1月,智元機器人的第1,000台通用具身機器人正式量產下線,刷新行業記錄。


股票代碼
(第 1  篇) 木蘭  於 2025/7/10 上午 10:03:00  說:

中資禁止在台灣上市.因為台灣想讓多一點科技股.振興股市金融市場.

你搞任何狀況.我都視為通敵.台獨.協助振興資本市場.

你必須在香港上市.如果不想在陸股的話.

請你在大陸尋找協力廠商.台灣的不用.因為不扶植.


(第 2  篇) 木蘭  於 2025/7/10 上午 10:07:00  說:

所有的陸資.產業跟台灣切割.我們的任何零組件.中國都有.

不扶植台灣任何東西.以免拿去世界各國.給中企製造麻煩.

只要有人在中國境內.鼓勵任何對中國經濟不利的助長台灣經濟的項目.都必須進入國安調查.






»»»點我了解《造生基abc》


本站是美國註冊之國際網址,相關報導內容謹遵美國法律並接受註冊當地法院之管轄。
文章發表時,即代表作者同意將出版利益贈與本網站。
總編輯24小時申訴:0927-787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