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新聞!
市場新聞!
進入網友聚會!
選讀特區
圖表!
部落格
休閒育樂!
進入政治議題!
廣告說明
懸賞公告
關於168
張貼者: Jennyliu
時間: 2025/9/15 上午 07:40:00
標題: IC設計業下半年度小月 AI、機器人、無人機撐場 聯發科 義隆 原相 瑞昱 4968立積
內容:
IC設計業下半年度小月 AI、機器人、無人機撐場 聯發科 義隆 原相 瑞昱 4968立積

2025/09/15

IC設計業下半年整體市況並不算好,惟AI、機器人與無人機等三大領域應用相對有撐,成為業界新藍海,包括聯發科(2454)、義隆(2458)、原相(3227)、瑞昱(2379)等業者都積極布局。

聯發科近期將發表最新旗艦5G晶片天璣9500,預期AI相關功能將更為強化,此產品將是該公司接下來業績的主要成長動能。

聯發科同步搶攻其他AI相關商機,除了與輝達合作GB10超級晶片案,還加入輝達的NVLink Fusion生態系,鎖定半客製化的AI基礎建設市場,並積極爭取雲端服務供應商(CSP)所需的資料中心特殊應用IC(ASIC)設計服務生意。

聯發科預期,資料中心ASIC專案將從明年開始貢獻營收,該公司已訂下目標,將努力達成ASIC晶片相關年度業績達10億美元以上。

義隆加速布局AI邊緣運算,搶攻無人機應用市場,第一代相關產品已量產出貨,並且正與中研院共同開發功能更強大的第二代產品當中,將利用AI影像辨識模型結合AI生成擴增訓練資料庫,導入目標偵測、智慧追蹤與自動避障等核心功能,展現產品差異化,可應用在軍事等應用,預期第二代產品明年下半年可量產出貨。

原相也有機器人相關布局,已開發低功耗智慧物件偵測處理器,由超低功耗CMOS影像感測器與影像處理晶片組成,可同時進行物體偵測及移動偵測等功能。


股票代碼
(第 1  篇) AI利多  於 2025/9/15 下午 09:22:00  說:

AI基建缺綠電 7842天能綠電 6873泓德能源 雲豹能源 6994富威電力 7740熙特爾 6806森崴能源

(第 2  篇) 旺旺  於 2025/9/16 上午 07:00:00  說:

蔡明彰 綠電能源獲利王6873泓德能源買多上300 拿下國泰台積電綠電出貨,挪威主權基金大買利多,華城 士電 中興電也將補漲。威剛 群聯 雷虎 廣明 為升波段看好

(第 3  篇) 888  於 2025/9/16 下午 09:32:00  說:

4585達明董座:機器人及自動化為剛需 廣明 廣達 廣宇

2025.08.22

達明機器人董事長何世池21日在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時指出,機器人及自動化為剛性需求,「人形機器人」更是所有機器人廠商的終極夢想,隨著AI、大語言模型學習,可以克服傳統機器人沒有辦法做到的,未來可預期機器人可以因應變化多端的環境。

達明此次參展的最大亮點為展示國人自行研發的第一款輪式人形機器人TM Xplore 1,主要設計核心為實用與安全性,輪式設計相較於雙足的人形機器人更高效能,且能投入產業任務,輪式結構具備高穩定性,可避免雙足重心不穩而帶來的風險。

TM Xplore 1開發計畫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在既有協作型機器人技術上,結合運動控制、關節設計與AI大腦等基礎,延伸至人形機器人的產品。

TM Xplore 1預計2026年,投入策略性合作夥伴應用場域,目前已有不少業者表達興趣,屆時將透過蒐集大數據並分析,推出各種情境適用的泛用型的功能。由於這是MIT(Made in Taiwan)首款人形機器人產品,屆時也會與各個研究機構合作,合作開發各項AI應用及技術。

何世池表示,人形機器人這是機器人廠商終極夢想,可是現階段尚有許多挑戰。目前AI大腦發展快速,但是硬體如馬達、減速機進展卻不如AI快速。以達明而言,初期人形機器人仍會以工業應用為主。

達明協作型機器人手臂,全球出貨量累計達1.8萬台。相較於其他競爭對手,達明以IT思維為主,將AI演算法、視覺辨識功能整合於硬體,這是與競爭對手最主要差異化。

看好製造業將工廠移到美國及墨西哥,達明繼在美國成立訓練及服務中心後,墨西哥市場亦會跟進。

達明機器人目前美國占比約5%,受關稅及匯率影響不大。若以產業別來看,半導體產業的占比達25%。

達明第二季因關稅及匯率衝擊,每股稅後淨損0.33元,累計前七月營收10.06億元,年增16.61%,累計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0.4元。展望後市,何世池表示,下半年表現將優於去年同期


(第 4  篇) 888  於 2025/9/17 下午 07:18:00  說:

需求增 大摩點讚AI專用NAND 8299群聯 3260威剛 創見 宜鼎 南亞科 鈺創

2025.9.12

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中指出,在訓練AI語言模型的需求不斷增加之下,AI用NAND市場規模到2029年將達290億美元。圖/本報資料照片
 摩根士丹利(簡稱大摩)最新報告中指出,在訓練AI語言模型的需求不斷增加之下,AI用NAND市場規模到2029年將達290億美元。此外韓國晶片巨擘SK海力士為滿足AI需求,開始供應新的高性能NAND,側面佐證大摩預測的趨勢。

 大摩預測,由於雲端服務供應商的需求正加速增長,使得AI專用的NAND晶片,在2029年占全球整體NAND銷售比率將來到34%,為整體市場總銷額增加290億美元。

 其報告指出NAND再次成為市場寵兒。雖然過去2年來的AI投資盛況裡,NAND的需求似乎跟這股熱潮脫節,但AI模型的訓練需求不斷攀升,加上科技巨頭加快AI基建的投資,讓NAND市場恢復成長。

 過去NAND一直被外界視為跟AI投資熱潮是相對沒有關聯性,因為NAND的功能是用來儲存資料,而AI業者不斷追求的是運算效能更高的AI晶片,其加強算力的需要超過資料儲存。

 但大摩在報告中指出,AI模型訓練的需求上升,是帶動NAND市場回復成長的主要原因。

 因為四層儲存單元(QLC)NAND的固態硬碟(SSD),具有高記憶容量,和極快讀寫速度等優點,其儲存和快取卸載的運作,能滿足已被訓練AI模型所需的微調而成為「最理想的解決方案」。

 AI業者為解決傳統硬碟的效能限制,已跟硬體供應商討論在2026年取得AI用NAND晶片和先進SSD等大訂單。

 大摩預測NAND供應短缺問題可能延伸至明年下半年,因此看好SanDisk、三星電子和鎧俠等晶片商成為「最大受惠者」。

 由於最新智慧手機配置AI功能,為滿足這些AI設備需求,SK海力士開始向客戶提出供應新高性能NAND晶片的解決方案ZUFS 4.1。

 由於其按順序寫入數據的存儲方法,能為AI應用程序的啟動時間減少47%,SK海力士認為這能成為針對所需設備,進行AI和大規模資料處理的「最佳解決方案」。





»»»點我了解《造生基abc》


本站是美國註冊之國際網址,相關報導內容謹遵美國法律並接受註冊當地法院之管轄。
文章發表時,即代表作者同意將出版利益贈與本網站。
總編輯24小時申訴:0927-787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