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新聞!
市場新聞!
進入網友聚會!
選讀特區
圖表!
部落格
休閒育樂!
進入政治議題!
廣告說明
懸賞公告
關於168
張貼者: 木蘭
時間: 2025/11/4 上午 12:15:00
標題: 俄副總理啟程往北京 俄烏戰爭後遺症要求中國支援更多資源?
內容:
2025-11-03 13:54
風傳媒綜合報導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於11月3日啟程前往中國展開為期兩天的正式訪問,克里姆林宮形容此行「意義重大」,預料將進一步鞏固俄中雙邊經濟與能源合作。俄方官媒指出,米舒斯京此行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國務院總理李強會晤,討論多項雙邊議題,包括貿易、工業與運輸合作。

根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米舒斯京將於3日首先抵達浙江省杭州市,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共同主持例行的俄中政府首腦會議。翌日,他將前往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正式會談。俄羅斯政府新聞處表示,這次會晤是兩國年度高層互動的重要環節,預計將簽署多項合作文件,進一步推動俄中戰略夥伴關係落實至具體層面。

烏俄戰爭遭制裁,莫斯科逐漸轉向北京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在10月31日受訪時指出,米舒斯京的中國行具有「非常重大」的戰略意義,顯示莫斯科與北京正持續加深在國際局勢緊張背景下的合作。不過,他拒絕透露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是否將藉此行透過米舒斯京向習近平傳達特定訊息。

俄中關係自2022年2月普京與習近平簽署「無上限」夥伴關係協議以來,雙方合作加速深化。該協議簽署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夕,象徵兩國政治與經濟聯繫進入新階段。隨著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制裁,莫斯科逐漸轉向北京尋求市場與金融支撐,雙邊貿易額創下歷史新高,人民幣結算比例上升,能源輸出規模擴大。

在美國總統川普領導下的美中關係持續緊繃,特別是在貿易與高科技領域的摩擦加劇之際,莫斯科與北京的合作更具地緣戰略意涵。分析指出,俄中透過經濟與能源聯盟,形成對抗西方經濟壓力的共同陣線。

主要議題都與經濟有關
塔斯社指出,米舒斯京此次訪華的主要議題包括貿易與經濟發展、運輸與工業合作、能源夥伴關係強化,以及先進技術與農業領域的擴展。雙方也預計就基礎建設項目與金融合作進行具體磋商,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及新支付機制的建立。

此外,俄羅斯副總理戈利科娃(Tatyana Golikova)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日前已於寧波共同主持雙邊合作委員會會議。根據俄羅斯政府在其Telegram官方頻道發布的訊息,會中強調了俄羅斯對中國銅與鎳出口的顯著成長,以及中國市場對俄農產品准入範圍的擴大,顯示雙方正加速推進實質經濟合作的步伐。


股票代碼
(第 1  篇) ****此回應文章由版主隱藏****  於 2025/11/4 上午 12:24:00  說:

****此回應文章已由版主隱藏****

(第 2  篇) 木蘭  於 2025/11/4 上午 12:29:00  說:

不僅是所有的技術.開學校把盟邦帶走.未來還可以跟中企競爭出口.

中國的能源.糧食.礦產全部使用俄羅斯的.硰門的出口全部都完了.你想.一個過年可以養智利50萬農民.那可以賣50萬支手機到300萬隻.其她商品還不算.

所以俄羅斯教美國.要求中國大量進口大豆.就是這個道理.包括現在的俄羅斯.就是讓大家2026年開始.出口大降.我們國內的失業.該怎麼辦?

同時.俄羅斯控制中國的通脹跟工業礦產.中國就是甚麼都是俄羅斯說了算.全部變成殖民地.

包括全年的北極航線.是不是從海森威出海比較快?東部沿海港口全死.大量的失業人口.

中國經濟就是倒了.不必看了.你有什麼防備能力去抵抗美國?

這就是讓你看到俄羅斯的心狠手辣.中俄必須斷交.

既然易綱走了.那麼賣國賊還在政府.就是繼續找.

我們不進口俄羅斯所有商品.進來大家都不買.也不去觀光.全面把俄羅斯打倒.大家全面撤資.

我們要求追查.誰是賣國賊.

中俄斷交.


(第 3  篇) 木蘭  於 2025/11/4 上午 12:35:00  說:

川普驚爆:俄羅斯與中國正秘密進行地下核試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5232655
___________________
雷根時代軍備競賽.


登月....花錢

投資建設俄羅斯.....花錢


核武.....軍備競賽

中俄....邪惡國家被禁運.

最後中國被全球圍堵.經濟破產.跟當年俄羅斯一樣.

其實已經中計了.

如果有拿俄羅斯的錢.還錢.勇於認錯.這個才是對中國負責任的人.

俄羅斯目前正在掏空中國.




(第 4  篇) 木蘭  於 2025/11/4 上午 12:39:00  說:

太空競賽

太空競賽(英語:Space Race、俄語:Космическая гонка)發生於20世紀(1955年-1975年),是美國和蘇聯這兩個冷戰對手為了爭奪航太實力的最高地位而展開的競賽[1]。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兩國的太空競賽就以飛彈為主的核軍備競賽拉開了帷幕,德國火箭技術及人員的俘獲使其成為可能[2]。技術優勢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保障國家安全的必然需要,也是意識形態先進的基本象徵。太空競賽展開開拓性的努力,向月球、金星、火星發射人造衛星,無人駕駛太空探測器,以及向近地軌道和月球發射載人太空船。

這項競賽開始於1955年8月2日,在這四天前,美國發表聲明,計畫在國際地球物理年發射人造衛星。蘇聯對此回應,聲稱在不久的將來蘇聯也將發射衛星。1957年10月4日,史普尼克1號的發射入軌使蘇聯贏得了競賽的首次勝利,隨後,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成為首次進入太空的人類成員,使蘇聯再次打敗美國[3]。1969年7月20日,伴隨美國阿波羅11號完成人類第一次登月任務,太空競賽達到頂峰[4][5][6]。1972年4月,阿波羅-聯盟測試計畫達成合作協議,並在1975年7月,美國航太人員與蘇聯航太人員在地球軌道相遇,雙方局面得到一定時期的緩和[7][8]。

太空競賽促進了地球通訊和氣象衛星的發展,以及國際太空站持續性的載人太空飛行發射[9]。同時,太空競賽也增加了在教育科研發展領域的支出,促進了衍生技術的發展。


(第 5  篇) 木蘭  於 2025/11/4 上午 12:44:00  說:

美國利用俄羅斯.來偷中國的技術.


川普:中俄等國祕密進行地下核試驗,美國也要有
https://technews.tw/2025/11/03/usa-wanna-nuclear-test-too/
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就是軍備競賽.

俄羅斯不停的在花光中國的錢.




股票代碼



»»»點我了解《造生基abc》


本站是美國註冊之國際網址,相關報導內容謹遵美國法律並接受註冊當地法院之管轄。
文章發表時,即代表作者同意將出版利益贈與本網站。
總編輯24小時申訴:0927-787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