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新聞!
市場新聞!
進入網友聚會!
選讀特區
圖表!
部落格
休閒育樂!
進入政治議題!
廣告說明
懸賞公告
關於168
張貼者: Jennyliu
時間: 2025/11/13 下午 11:38:00
標題: AI資料中心狂吃記憶體!NAND缺貨明年底、DRAM報價再上調 南亞科 創見 3135凌航 普安
內容:
AI資料中心狂吃記憶體!NAND缺貨明年底、DRAM報價再上調 南亞科 創見 3135凌航 普安 威剛 群聯

2025-11-13

隨著全球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入爆發期,記憶體與儲存市場正迎來結構性短缺與報價強勁上漲的「超級循環」。NAND 方面,供應商預警短缺將延續至明年底之後,企業級固態硬碟(eSSD)的重要性因應 AI 數據處理需求而急劇提升。

主要 NAND 供應商已證實市場供需失衡的態勢。SanDisk 首席執行官 David Goeckeler 在最新財報中預測,明年將是數據中心 NAND 需求首次超越移動領域的一年,且供不應求的趨勢將持續到明年底之後。

其他大廠也抱持類似觀點。三星電子表示,即使考慮到明年生產能力的擴張,客戶需求仍將顯著超過供應,導致供需之間存在明顯缺口。SK 海力士更透露,其明年的 NAND 產能已經「全部售罄」,並指出一些供應商正在尋求簽署長期供應合約,顯示市場對未來供應的擔憂。

供需緊張直接反映在產品價格上。據統計,用於記憶卡和 U 盤的 128Gb MLC NAND 快閃記憶體固定交易價格在 9 月和 10 月持續上漲,創下十年來的最大漲幅。為應對市場變化,三星電子和 SanDisk 近期已決定將 NAND 供應價格提高 10%。

為了應對未來 AI 對更高容量和頻寬的需求,下一代儲存技術「HBF」(High Bandwidth Flash)也備受關注。該產品旨在透過類似高頻寬記憶體(HBM)的堆疊方式,利用 NAND 的特性解決 HBM 的容量限制問題。SK 海力士與閃迪已開始共同開發 HBF,並計劃於 2027 年開始投入生產。

在 DRAM 方面,集邦諮詢(TrendForce)的最新調查顯示,受全球資料中心擴張的強勁推動,2025 年第四季伺服器 DRAM 的合約價格展望已被大幅上調,預計增長幅度將從早先預測的 8-13% 提高至 18-23%,並仍有進一步上調的可能。

展望 2026 年,全球伺服器出貨量預計將以每年約 4% 的速度穩定成長。同時,雲端服務商(CSP)正迅速升級到高性能運算(HPC)平台以支援海量 AI 模型,這將推動整體 DRAM 需求超出先前預期,並可能延長結構性供應短缺的持續時間。

美股新週期啟動,行家關注這些基金標的..


股票代碼
(第 1  篇) 888  於 2025/11/14 上午 08:08:00  說:

輝達要百億度綠電?北市:需求書僅提要穩定供電 6873泓德能源 雲豹能源 森崴能源

2025/10/30

輝達確定落腳在北市,台北市長蔣萬安30日表示,輝達選址在北士科T17、T18。先前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曾表示,回台條件是100億度的綠電,台北市議員李柏毅30日則問,市府目前跟輝達的聯繫過程中,有要求100億度的綠電嗎?台北市產發局長陳俊安則說,需求書僅提到要有穩定供電,台北北區電力供應相對穩定,也會跟台電持續溝通,避免未來有跳電、斷電、停電情況發生。

黃仁勳日前表示,回台投資開出要100億度綠電條件,前經濟部長郭智輝則強調,「我們可以給他」,更補充輝達不是今天就要100億度,台灣到2026年時會有550億度綠電,絕對足夠。

李柏毅今在財政建設質詢時詢問,台北市本身能用的綠電有多少,陳俊安表示,以台北市地理條件,即使是太陽光電部分都只能夠使用所謂屋頂式的太陽光電,本身自己產綠電的部分會有一定的限額,但是因為中央現在已經有研擬綠電交易平台相關的憑證,所以這個部分他想當時郭智輝提到的應該是把全台灣綠電整合,算在裡面才會做出如此宣示。

李柏毅問,台北市目前跟輝達的聯繫,到底有沒有要求所謂的100億度的綠電?陳俊安說,確實在之前輝達提的需求書上,只有提到要有穩定的供電,所以後來在北士科輝達會有比較多琢磨的原因,就是在北士科靠近新洲美段,未來會有個供應北士科用電的便電所設置點,所以在電力穩定供應度上,目前看起來在北市北區部分電力供應相對穩定。

李柏毅也說,台北市1年的用電量大約100多億度,台積電大概250億度左右,那有評估過輝達的嗎?陳俊安說,輝達未來要在台北投資的場域,主要是公司的總部,內部當然會有小實驗室,整體來說它大概還是個以辦公為導向的建物,那需不需要用到100億度的綠電,他認為當時可能黃仁勳提的是如果要設廠的話,如果是整個所謂的總部大樓用電量應該不會那麼大。

李柏毅表示,好不容易把輝達爭取到北市,如果真的發生跳電、斷電、停電損失非常巨大,陳俊安強調,目前整個電網的供應情形看起來,台北北區電力供應相對穩定,也有跟台電持續溝通


(第 2  篇) 888  於 2025/11/14 下午 11:53:00  說:

蔡明彰 綠電能源獲利王6873泓德能源買多上300 拿下國泰台積電綠電出貨,挪威主權基金大買利多,華城 士電 中興電也將補漲。威剛 群聯 雷虎 廣明 為升波段看好

(第 3  篇) 888  於 2025/11/16 下午 10:39:00  說:

輝達黃仁勳:人形機器人將成最大消費市場 輝達攜Uber推自駕車平台 4585達明機器人

2025.10.29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29日指出,人形機器人將成為全球最大消費電子與工業設備市場,並宣布與Uber合作推出標準化自駕車平台「NVIDIA Drive Hyperion」,加速Robotaxi商業化進程。同時,輝達也展示與鴻海在德州興建的全機器人工廠,揭示「機器人製造機器人」的未來願景。

黃仁勳在主題演講中指出,物理AI(Physical AI)是繼語言模型之後的下一波革命,這類AI能理解物理定律、因果關係與物體恆存性,將驅動機器人、自駕車與智慧工廠等產業爆發性成長。他強調,「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可能超越智慧手機」,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消費產品。

輝達為此打造完整的生態系統-Grace Blackwell用於訓練AI模型、Omniverse電腦用於數位孿生模擬、Jetson Thor則是機器人本體運算平台;所有系統皆基於CUDA架構,確保開發者能無縫轉移應用。

自駕車方面,輝達推出Drive Hyperion標準平台,整合環景攝影機、雷達與光達等感測器套件,提供L4/L5級自駕所需的「360度感知繭層」與冗餘安全機制。賓士、Lucid、Stellantis等車廠已宣布採用,Waymo、Aurora、Momenta等自駕技術商也將在此平台上部署系統。

Uber執行長Dara表示,雙方將建立全球Robotaxi網路,讓消費者透過Uber App即可叫到自駕車服務。黃仁勳透露,全球每年生產1億輛汽車、存在5,000萬輛計程車,若加上新興Robotaxi市場,自駕車產業規模將達數兆美元。

工業機器人領域,輝達與鴻海在德州休士頓合作的AI系統製造廠成為全球焦點。該廠完全在Omniverse數位孿生環境中設計,整合西門子、施耐德、Vertiv等夥伴的設備數位模型,進行熱流、電力與動線模擬,大幅縮短建廠時程。

人形機器人方面,輝達宣布與Figure、Agility Robotics、特斯拉等廠商合作。成立僅3.5年、估值近400億美元的Figure已採用輝達全套技術棧,從AI訓練、模擬到機器人運算皆仰賴輝達平台。


(第 4  篇) 888  於 2025/11/17 上午 07:30:00  說:

威剛Q3營運4大滿貫 前3季賺1股本 Q3 EPS 5.57元超上半年總和 3135凌航 創見 宜鼎

2025.11.12

威剛(3260)獲利成長勢如破竹,今年第三季一舉創下單季營業毛利、營業利益、稅前淨利、稅後淨利四大新高,同時稅前淨利率及稅後淨利率也各以17.64%及12.83%改寫歷史紀錄。在單季獲利四大滿貫光環,累計前3季稅前淨利46.01億元及稅後淨利33.16億元也大幅超越去年全年表現,提前改寫年度獲利歷史新高,前3季EPS突破10元,一個股本提前入袋,其中第三季EPS年增近2倍達5.57元超前上半年總和。

展望第四季及明年獲利走勢,威剛董事長陳立白持續成長信心滿滿。威剛表示,來自全球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的剛性需求持續推升記憶體市況,第四季除了DRAM合約價漲幅大於預期,NAND Flash價格也一路飆漲。目前所見,2026年上游原廠的DRAM與HBM供應量都已被預訂光,NAND和HDD也都全面進入賣方市場,記憶體價格漲勢已沒有回頭路。

威剛第四季都只能支持策略性與主力客戶的需求,全力推升營運獲利,看好毛利率創新高,全年營收目標也衝刺達500億元以上的歷史新高;庫存方面則積極因應,目標將庫存水位拉升至200億元以上。在提升獲利率及庫存水位雙重策略下,公司第四季營運成果將呈跳躍式增長。

威剛第三季營收規模與毛利率皆明顯走高,同時帶動第三季及前3季獲利雙雙改寫史上同期最高紀錄。威剛單季稅前及稅後淨利各以25.6億元及18.62億元刷新歷史單季新高,累計前3季稅前及稅後淨利46.01億元與33.16億元也同創歷史同期新高。

受惠記憶體價格於9月強勢拉升,威剛第三季合併營收達145億元,年增54.38%、季增13.15%;毛利率達22.7%,季增近4個百分點;營業利益達19.1億元,年增1.37倍、季增55.51%;稅後淨利18.62億元,年增1.9倍、季增106.82%,歸屬母公司淨利為17.6億元,年增近2倍、季增1倍,以加權平均股數3.16億股計算,每股淨利為5.57元,創下歷史單季第四高,超前上半年總和。

威剛累計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達372.43億元,年增22.8%;平均毛利率19.04%,營業利益35.59億元;稅後淨利33.16億元,年增34.16%,歸屬母公司淨利31.65億元,年增31.66%,每股淨利10.08元。





»»»點我了解《造生基abc》


本站是美國註冊之國際網址,相關報導內容謹遵美國法律並接受註冊當地法院之管轄。
文章發表時,即代表作者同意將出版利益贈與本網站。
總編輯24小時申訴:0927-787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