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張貼者: |
木蘭
|
|
| 時間: |
2025/11/19 上午 02:35:00
|
| 標題: |
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或將阻礙經濟成長長達5年:前財政部長
|
|
內容: |
樓繼偉表示,房地產不太可能成為系統性風險的來源,但必須採取積極的政策來抵消其對經濟的拖累。
楊卡羅爾在北京 發佈時間:2025年11月15日下午3:00
中國前財政部長樓繼偉警告稱,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尚未觸底,並將繼續拖累經濟成長。他呼籲採取擴張性財政和貨幣政策以及結構性改革,以應對該行業持續面臨的不利因素。
樓先生表示,房地產不太可能成為系統性風險的來源——此前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遭遇了持續的流動性危機,導致許多購房者無法拿到他們已經付款的房子,這令人擔憂——但他補充說,由於房地產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可能持續約五年的轉型,它將繼續阻礙中國的增長前景。 近年來,政策制定者一直在推動逐步取消該行業備受爭議的預售制度,並確保送貨上門,但“這一速度還可以加快”,婁先生週五在北京舉行的2025財新峰會上表示。
這位前財政部長表示,房地產市場的低迷抑制了消費成長,加劇了通縮壓力,這意味著「在一段時間內,擴張性財政和貨幣政策是必要的」。
然而,他強調,提高產量和投資不應是唯一目標,而是應該進行結構性改革,特別是戶籍制度改革——戶籍制度限制了農村移民在城市的流動,並限制了他們獲得公共服務的機會。 透過將教育、醫療和退休金與戶口掛鉤,該制度被廣泛認為是造成城鄉差距的驅動因素。
他說,目前有近3億農村勞工居住在沒有本地戶口的城市,這限制了他們獲得基本服務的機會。
他表示,改革現有製度,允許更自由的人員流動,將刺激房屋買賣和租賃需求,從而顯著提振房地產市場。但他同時承認,此類改革“極其困難”,因為這會影響地方政府的利益。
盧重申了他長期以來關於在適當時候實施全國性房產稅的呼籲,這項提議最早於大約12年前提出。他表示,立法準備工作大約在2022年左右完成,但由於經濟壓力,特別是疫情期間的經濟壓力,這項稅收被推遲了。 週五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房地產行業對整體經濟趨勢的持續影響似乎再次得到印證。 2025年前10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年減1.7%,與1月至9月相比降幅顯著。分析師指出,這一降幅反映出房地產投資疲軟和基礎建設支出低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