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新聞!
市場新聞!
進入網友聚會!
選讀特區
圖表!
部落格
休閒育樂!
進入政治議題!
廣告說明
懸賞公告
關於168
張貼者: Jennyliu
時間: 2025/11/20 上午 08:16:00
標題: 訂單急催 重電業者又愛又怕 華城 士電、亞力 中興電、東元、大同
內容:
訂單急催 重電業者又愛又怕 華城 士電、亞力 中興電、東元、大同

2025/11/20

重電業產能吃緊,重電產業鏈業者直言,國內外客戶訂單急催,各大業者只能一邊加班趕工,一邊還得審慎擴產,以各迎接全球第二波AI資料中心建設大潮,現在被訂單追著跑,只能說「痛並快樂著」。

重電指標業者包括華城(1519)、士電、亞力及中興電、東元、大同等,皆有擴產計畫,華城表示,桃園觀音三廠正在擴建中,預計年底完工,明年加入生產行業,量產後總產能增加30%,總計華城有四座廠,包括中壢廠生產小型配電變壓器,觀音二廠為大型變壓器,觀音三廠生產中型變壓器,台中廠為生產超大型變壓器,未來可利用不同廠房的產能支援及設備借用等彈性規劃調整。

士電指出,訂單能見度達2028年,由於未來二年產能全滿, 因應訂單需求斥資12億到13億元興建T3工廠,預計9月中正式量產,聚焦345Kv,將朝向500Kv級廠房,屆時產能較T1、T2增加30%。而T4工廠於第4季落實規劃,預計2026年底完工,主要生產161Kv未來往230Kv產品,投資金額約10億-11億元,產能可再增加20%。總計T3、T4新廠量產後,總產能將增加總計50%。

亞力表示,目前產線滿載,楊梅變壓器二廠已完工,開始陸續出貨,預計待台電認證後,每年可在增加改良型及亭置式變壓器約10億元至15億元訂單,屆時整體產能可增加10%。另外也會利用周邊空廠房作為倉儲緩衝,而楊梅廠的新建用地預計明年完成地目變更,屆時也可以興建新廠,以因應市況。

中興電表示,今年嘉義廠完成三進廠房改建並完成林口廠1,880坪倉庫增建,產線順暢度提升後,已提升產能約20%,明年將完成自動化焊接與AI報價系統,人事、會計、資訊以AI協助處理來增加產出效率,預期可提升產能15%-20%。


股票代碼
(第 1  篇) 888  於 2025/11/21 上午 07:31:00  說:

輝達要百億度綠電?北市:需求書僅提要穩定供電 6873泓德能源 雲豹能源 森崴能源

2025/10/30

輝達確定落腳在北市,台北市長蔣萬安30日表示,輝達選址在北士科T17、T18。先前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曾表示,回台條件是100億度的綠電,台北市議員李柏毅30日則問,市府目前跟輝達的聯繫過程中,有要求100億度的綠電嗎?台北市產發局長陳俊安則說,需求書僅提到要有穩定供電,台北北區電力供應相對穩定,也會跟台電持續溝通,避免未來有跳電、斷電、停電情況發生。

黃仁勳日前表示,回台投資開出要100億度綠電條件,前經濟部長郭智輝則強調,「我們可以給他」,更補充輝達不是今天就要100億度,台灣到2026年時會有550億度綠電,絕對足夠。

李柏毅今在財政建設質詢時詢問,台北市本身能用的綠電有多少,陳俊安表示,以台北市地理條件,即使是太陽光電部分都只能夠使用所謂屋頂式的太陽光電,本身自己產綠電的部分會有一定的限額,但是因為中央現在已經有研擬綠電交易平台相關的憑證,所以這個部分他想當時郭智輝提到的應該是把全台灣綠電整合,算在裡面才會做出如此宣示。

李柏毅問,台北市目前跟輝達的聯繫,到底有沒有要求所謂的100億度的綠電?陳俊安說,確實在之前輝達提的需求書上,只有提到要有穩定的供電,所以後來在北士科輝達會有比較多琢磨的原因,就是在北士科靠近新洲美段,未來會有個供應北士科用電的便電所設置點,所以在電力穩定供應度上,目前看起來在北市北區部分電力供應相對穩定。

李柏毅也說,台北市1年的用電量大約100多億度,台積電大概250億度左右,那有評估過輝達的嗎?陳俊安說,輝達未來要在台北投資的場域,主要是公司的總部,內部當然會有小實驗室,整體來說它大概還是個以辦公為導向的建物,那需不需要用到100億度的綠電,他認為當時可能黃仁勳提的是如果要設廠的話,如果是整個所謂的總部大樓用電量應該不會那麼大。

李柏毅表示,好不容易把輝達爭取到北市,如果真的發生跳電、斷電、停電損失非常巨大,陳俊安強調,目前整個電網的供應情形看起來,台北北區電力供應相對穩定,也有跟台電持續溝通


(第 2  篇) 888  於 2025/11/22 下午 10:55:00  說:

輝達擬在台導入氫燃料電池 台達電、中興電、康舒迎商機 6873泓德能源

2025/11/18

因應AI對電力龐大需求,並順應全球ESG趨勢,輝達有意在台大量導入氫燃料電池,將從台灣總部首發,隨輝達後續要在台灣打造AI資料中心,用電需求龐大,氫燃料電池有望扮演要角,引爆新一波商機,台達電(2308)、中興電、康舒、高力等可望受惠。

輝達台灣總部選定北士科T17、T18用地,傳出星艦造型的總部建物不只是綠建築,還會大量採用再生能源。

知情官員透露,輝達對氫燃料電池相當有興趣,有透過合作廠商、派員跟著電池業者參加相關研商會議,多方了解設置規定,畢竟總部要從頭開始興建,若規劃建置時,能從一開始就把含氫燃料電池相關儲能系統都設計在內,將是非常有利的作法。

氫燃料電池的主要優點包括高效率、零排放、應用多樣化等,運行時只會產生水和熱,沒有空汙、也不會有氣味,更重要的是加氫時間只需三至五分鐘,比電池充電更快,這也讓不少資料處理中心相中,期待能設置氫燃料電池作為備援電力。

業界看好,輝達登高一呼,不僅輝達自身用量龐大,也將帶動業界跟進,引爆氫燃料電池龐大需求。

台廠中,中興電深耕氫能源產業超過十年,在燃料電池方面,中興電推出的ME2Power的燃料電池透過重組技術將甲醇水轉換為氫氣供應燃料電池使用,氫氣即產即用,能徹底解決使用氫氣所帶來的各種問題,有望成為業界最佳解決方案。

台達電也在燃料電池領域鑽研十多年,2024年與燃料電池發電及水電解製氫技術領先的英國上市公司Ceres Power Holdings plc子公司Ceres Power Limited簽約,取得燃料電池發電及水電解製氫技術授權,進軍氫能市場。

金仁寶集團旗下電源大廠康舒是美國氫燃料電池公司Bloom Energy零組件供應商,主要供應燃料電池系統電源轉換器。

日前美國電力公司(AEP)簽署協議,將從Bloom Energy購買多達1GW(10億瓦)固態燃料電池,將使Bloom Energy已部署的燃料電池總產能增加近一倍,法人看好,康舒有望同步受惠。

康舒發言人暨副總經理薛惠文強調,來自燃料電池客戶需求強勁,看好相關業務有望挹注明年營運表現。

高力也是台灣知名燃料電池相關廠商,旗下燃料電池產品組合以Hot Box作為主要產品,預期年產量在未來三年提升至年產7,000顆以上。

由於美國資料中心對電力需求急劇增長,高力燃料電池的主要客戶Bloom Energy自去年底以來有顯著成長,明年更將產能從1GW提升至2GW,顯示出客戶對業務發展的高度期待和信心。


(第 3  篇) 888  於 2025/11/23 下午 11:20:00  說:

輝達黃仁勳:人形機器人將成最大消費市場 輝達攜Uber推自駕車平台 4585達明機器人

2025.10.29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29日指出,人形機器人將成為全球最大消費電子與工業設備市場,並宣布與Uber合作推出標準化自駕車平台「NVIDIA Drive Hyperion」,加速Robotaxi商業化進程。同時,輝達也展示與鴻海在德州興建的全機器人工廠,揭示「機器人製造機器人」的未來願景。

黃仁勳在主題演講中指出,物理AI(Physical AI)是繼語言模型之後的下一波革命,這類AI能理解物理定律、因果關係與物體恆存性,將驅動機器人、自駕車與智慧工廠等產業爆發性成長。他強調,「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可能超越智慧手機」,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消費產品。

輝達為此打造完整的生態系統-Grace Blackwell用於訓練AI模型、Omniverse電腦用於數位孿生模擬、Jetson Thor則是機器人本體運算平台;所有系統皆基於CUDA架構,確保開發者能無縫轉移應用。

自駕車方面,輝達推出Drive Hyperion標準平台,整合環景攝影機、雷達與光達等感測器套件,提供L4/L5級自駕所需的「360度感知繭層」與冗餘安全機制。賓士、Lucid、Stellantis等車廠已宣布採用,Waymo、Aurora、Momenta等自駕技術商也將在此平台上部署系統。

Uber執行長Dara表示,雙方將建立全球Robotaxi網路,讓消費者透過Uber App即可叫到自駕車服務。黃仁勳透露,全球每年生產1億輛汽車、存在5,000萬輛計程車,若加上新興Robotaxi市場,自駕車產業規模將達數兆美元。

工業機器人領域,輝達與鴻海在德州休士頓合作的AI系統製造廠成為全球焦點。該廠完全在Omniverse數位孿生環境中設計,整合西門子、施耐德、Vertiv等夥伴的設備數位模型,進行熱流、電力與動線模擬,大幅縮短建廠時程。

人形機器人方面,輝達宣布與Figure、Agility Robotics、特斯拉等廠商合作。成立僅3.5年、估值近400億美元的Figure已採用輝達全套技術棧,從AI訓練、模擬到機器人運算皆仰賴輝達平台。





»»»點我了解《造生基abc》


本站是美國註冊之國際網址,相關報導內容謹遵美國法律並接受註冊當地法院之管轄。
文章發表時,即代表作者同意將出版利益贈與本網站。
總編輯24小時申訴:0927-787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