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新聞!
市場新聞!
進入網友聚會!
選讀特區
圖表!
部落格
休閒育樂!
進入政治議題!
廣告說明
懸賞公告
關於168
張貼者: 木蘭
時間: 2025/11/23 上午 09:47:00
標題: 加強消費服務業的角色
內容:
2025/11/21 00:40:49
香港北威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台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 劉憶如


在美國徵收高關稅及政策反覆的陰影下,今年全球整體經濟及貿易表現卻不差,主要源於幾項因素:各國通膨普遍下降,寬鬆財政及貨幣政策、勞工薪資提升及股市上漲帶動消費,以及AI相關產業的鉅額投資。各不同地區亦各有其特殊因素加持,例如歐洲終於擺脫過去幾年的高通膨及高能源價格,得以恢復工業及消費成長;亞洲則出口大增,主要受惠於全球對AI產業持續的強勁需求。


基於數位經濟帶來結構性變革,在所有這些因素中,AI相關產業的成長是最重要的引擎。依據WTO的研究報告,今年上半AI相關產品線的全球貿易年成長率都超過20%;但非AI相關的產品貿易成長則僅為4%,對AI相關的投資及貿易成長之高低也造成各區經濟成長的差異。


具體而言,今年上半全球AI相關貿易的成長貢獻,北美占比約20%,歐盟10%,其餘的70%幾乎都來自於亞洲(占比約66%)。亞洲的貢獻中,東亞扮演產品供給面的引擎角色:台灣、日本及韓國持續為全球提供高價值的晶片及先進的通訊設備;東南亞則持續強化其作為供應鏈分散布局的角色。美國今年半導體進口年成長36.2%,主要即是來自於台灣及越南;中國大陸AI相關產品則對其區域貿易夥伴及墨西哥出口大增,顯示其在全球AI供應鏈的穩固地位。


亞洲今年成長再度居全球之冠,受美國關稅影響的幅度普遍小於預期,也是主要因為AI產業貿易的大幅躍增。例如越南今年第3季經濟年增率高達8.23%,超過中國大陸及印度;顯示出企業供應鏈轉移的趨勢仍在加速。越南以低廉的勞動成本和優越的沿海地理位置,持續吸引眾多國際勞動密集和電子產業的投資,加工製造業的出口也隨之大幅增加,現已占越南總出口86%。


亞洲經濟成長的表現雖佳,但主要得力於AI產品製造供給及美國對AI產品需求的持續增加,但事實上不論是產業或銷售市場,風險都過度集中。一旦AI出現泡沫化,或美國因種種原因降低需求,亞洲的經濟則將重傷。亞洲普遍因社會安全網不足而儲蓄率高,民間消費也因此往往不能成為經濟成長動力。對照歐洲今年以來雖面對美國高關稅,但在製造業及出口受創的情況下,卻仍勉力維持經濟正成長,憑藉的即是其民間消費的成長。


美國今年7月起對多數歐盟銷美產品課徵15%的關稅,平均有效稅率因此自原來的2.3%大幅躍增至13.1%。美國是歐盟最大出口市場,此關稅政策對歐盟貿易當然造成傷害:7月起課徵關稅後,歐盟8月對美出口隨即較7月下滑26%,較去年同期也下降22%;歐盟今年8月整體商品貿易赤字,更自去年同期的24億歐元擴大至58億歐元。


另外,因為川普關稅,歐盟執委會估計歐盟將失去13.5萬至45萬個工作機會,各行各業都受到影響,尤其是批發業、機器設備業、零售業、汽車業、醫藥及化學產業等。而且因為每個國家產業結構不同,衝擊也各異,估計愛爾蘭受到最大影響。

但整體而言,歐元區的經濟卻展現出相當的韌性。雖然除了川普關稅之外,今年以來因為歐元對美元大幅升值12%,以及中國大陸低價搶占歐洲市場等,都侵蝕歐洲企業的利潤;但歐元區今年第3季仍有0.2%年度正成長,許多經濟指標也都顯示第4季的持續成長。除了AI相關產業的投資之外,歐洲經濟成長的動能更主要來自於服務業,包括民間消費、餐廳旅館各項觀光旅遊業,以及深入民眾生活食衣住行育樂各項數位化服務的成長。


(作者是臺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


股票代碼
(第 1  篇) 木蘭  於 2025/11/23 上午 10:18:00  說:

第一段

歐洲本身的經濟問題本來就來自歐洲的能源產生的高通脹.目前歐洲各國.除了德法.經濟都進入復甦期.同時有觀光的國家.經濟更好.而西班牙跟義大利因為有汽車工業.所以經濟每年成長.是表現最突出的地區.希臘是中國經營的港口.唯獨比較差的是匈牙利.斯洛伐克.塞爾維亞.波蘿的海3小國不知.其他國家都發展軍工產業.所以歐洲以奢侈品跟軍工產業.汽車最好.電動車賣得很好.中國的投資也很多.

第2段.

AI並不是全球經濟復甦的全部理由.而是美國進口的需求一時無法全部搬到美國本土.尤其是在亞洲國家.台灣主要出口伺服器.這些並不在東協國家.是在台灣跟中國的工業富聯.東協國家主要還是筆電等資訊產品為主.因為它們早幾年就已經遷到東協來.所以中國的零組件才會對東協出口大增.這些都是中國+1政策.不過因為台灣要幫美國建工業園區.所以.台商不僅搬到墨西哥.德洲是下一站.值得觀察的是.東協會不會被掏空?而不是現在看到的投資.

AI引動的復甦.目前看到的是晶片跟伺服器的硬體.但是.這些投資的美國企業全部賠錢.而且賠大錢.僅少數企業賺錢.而且是小企業.所以美國這些大企業不乏開始慢下來.它們不僅裁員.降低投資.財報乏力.大量發債.未來債務也會是企業必須考量的.所以美國的AI可以走多遠.相當值得觀察.而第一波的AI股價泡沫.開始破裂.以對應真實的發展狀況.所以英偉達的股價是否還能提升?不是要中國開門買晶片.因為中國不買晶片.中國要扶植自己的企業.所以美國方面的AI相關發展.會逐步清晰.而美國除了台積電之外.德州台灣廠區.但是零售業等服務業是下降的.美國政府終於腦筋清楚了.不相關的關稅.不需要課.這是正確的.同時12月新的聯儲主席的出現.預示2026年美元將降息.而且是數年的.

美國今年半導體進口年成長36.2%,主要即是來自於台灣及越南
________________
越南不產晶片.我想了解一下.從越南進口到中國的商品.因為貿易額很大.因為我正在盤點中國目前的產業狀況.


亞洲今年成長再度居全球之冠,受美國關稅影響的幅度普遍小於預期,也是主要因為AI產業貿易的大幅躍增。
______________
在我的印象中.我沒有讀到東協有伺服器.都是一般性產品.請給我答案.


亞洲經濟成長的表現雖佳,但主要得力於AI產品製造供給及美國對AI產品需求的持續增加,但事實上不論是產業或銷售市場,風險都過度集中。一旦AI出現泡沫化,或美國因種種原因降低需求,亞洲的經濟則將重傷。亞洲普遍因社會安全網不足而儲蓄率高,民間消費也因此往往不能成為經濟成長動力。對照歐洲今年以來雖面對美國高關稅,但在製造業及出口受創的情況下,卻仍勉力維持經濟正成長,憑藉的即是其民間消費的成長。
_____________
我認為這句話是錯的.AI只是一項產品.同時初創下.不會有大的比重.最貴的還是來自晶片價格.但是這周.韓國已經降低做英偉達用儲存記體.改回目前嚴重缺口的記憶體.所以晶片業的收入會降低.也告示大家.美國建立數據中心的步伐.將會慢下來.因為不賺錢.尤其受中國企業成本低收益佳的影響.美國企業動則百億千億美金.變成大傻瓜.連軟銀都賣股.


美國今年7月起對多數歐盟銷美產品課徵15%的關稅,平均有效稅率因此自原來的2.3%大幅躍增至13.1%。美國是歐盟最大出口市場,此關稅政策對歐盟貿易當然造成傷害:7月起課徵關稅後,歐盟8月對美出口隨即較7月下滑26%,較去年同期也下降22%;歐盟今年8月整體商品貿易赤字,更自去年同期的24億歐元擴大至58億歐元。
_______________
所有跟美國簽訂關稅協議的國家.它們的問題是在明年美元貶值之後.美國商品的衝擊.才是它們社經影響的開始.這些都不算.


中國大陸低價搶占歐洲市場
_____________
像歐美這些國家.不要隨便用低價搶市場來形容.更嚴謹的說法是.歐美國家因為成本問題無法做出相同的產品.像美國.他就自己承認.這些降關稅的商品有一部分就來自無法在美國生產.

商業是比較利益.中國買巴西大豆不買美國大豆.不僅是美中問題.還有價格問題.

明年美元貶值下.各國都會發生貨幣浮濫的現象.金融市場都會好.自然內需經濟也會好.不需要印鈔.各國也會稅收增加.增加就業率.AI不是全茄經濟的全部.是新的發動點.而全球經濟也不在G7.所以主要是看中國.

中國不會去刻意發展服務業.還是會照原來的步驟走.發展製造業.

中國明年的經貿會做修正.拿掉俄羅斯+獨聯體.印尼.增加其他地區.

中俄必須斷交.不會改變.


(第 2  篇) 木蘭  於 2025/11/23 上午 10:23:00  說:

東協會不會被掏空?而不是現在看到的投資.
______________
因為今年台商真的有人把越南的產能搬到墨西哥.或德州.


東協主要是必須看貨幣升值後的效應.及未來整體的產業.會不會掏空東協.因為它們跟印度也是競爭關係.而中資主要是分散到各大洲.


(第 3  篇) 木蘭  於 2025/11/23 上午 10:34:00  說:

亞洲經濟成長的表現雖佳,但主要得力於AI產品製造供給及美國對AI產品需求的持續增加,但事實上不論是產業或銷售市場,風險都過度集中。一旦AI出現泡沫化,或美國因種種原因降低需求,亞洲的經濟則將重傷。亞洲普遍因社會安全網不足而儲蓄率高,民間消費也因此往往不能成為經濟成長動力。對照歐洲今年以來雖面對美國高關稅,但在製造業及出口受創的情況下,卻仍勉力維持經濟正成長,憑藉的即是其民間消費的成長。
________________
當全球經濟不佳時.服務業是第一個倒楣鬼.因為他不是必要商品.而且捨去.劉憶如應該非常清楚.當年2008年全球是靠中國4兆印鈔機家電下鄉帶動台灣電子產業.

景氣下滑時.經濟是進入通縮消費信心下降的狀況.所以才需要凱因斯.

服務業是次要.製造業才是主角.消費的每一分錢.都必來自勞動.(李嘉圖).




(第 4  篇) 木蘭  於 2025/11/23 上午 10:43:00  說:

沒有中俄協議這種鬼把戲.聯合公報都一樣.

除非你國家不要了.

任何東西都不准讓台灣跟俄羅斯知道.更不能聽台灣指揮.

大家是聯合起來對付中國.

王毅發的命令.全部不執行.他先送法辦.


(第 5  篇) 木蘭  於 2025/11/23 上午 10:49:00  說:

1.從越南進口的所有商品.包括蔬果糧時跟其他.我想知道經貿額大的內涵.

2.盤點中俄協議中所有的產業.投資.目前執行.技術交流.遠東跟俄羅斯境內許多工業區的投資.包括白俄跟中亞等獨聯體.總共花多少錢?產業細目.這牽涉到中國的產業衰亡跟失業率.以及對外經貿.中國的總體經濟.美中競爭.中國承受的壓力.

3.中國境內的失業率.反貧.農民工返鄉等.

4.上海目前的產業狀況.失業率.包括北京.因為這幾個地方.美商外移最多.

我們對俄羅斯跟獨聯體進口全面下降.往其他國家去.不用北極航線.這條取消.

目前沿海港口的狀況.因為上海港口是下降的.我們要盤點北極線的衝擊.


股票代碼



»»»點我了解《造生基abc》


本站是美國註冊之國際網址,相關報導內容謹遵美國法律並接受註冊當地法院之管轄。
文章發表時,即代表作者同意將出版利益贈與本網站。
總編輯24小時申訴:0927-787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