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張貼者: |
Jennyliu
|
|
| 時間: |
2025/11/27 下午 11:56:00
|
| 標題: |
別只盯GPU了!摩根士丹利:水資源危機才是AI界滅頂之災 國統 6873泓德能源 雲豹能源 華城
|
|
內容: |
別只盯GPU了!摩根士丹利:水資源危機才是AI界滅頂之災 國統 6873泓德能源 雲豹能源 華城 大亞
2025-11-27
AI不僅是電力消耗大戶,更是超級「水鬼」
當華爾街目光聚焦在輝達 (NVDA-US)GPU 出貨量與電網負荷,一個更為隱蔽卻同樣致命的問題正悄悄逼近 AI 產業,而水資源危機便是這頭「灰犀牛」。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別只盯GPU!摩根士丹利:水資源危機才是AI界的滅頂之災(圖:Shutterstock)
摩根士丹利 (下稱大摩)(MS-US)周三 (26 日) 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指出,AI不僅是電力消耗大戶,更是超級「水鬼」。
資料中心作為 AI 運作的實體載體,對水資源有巨大需求。根據大摩模型,到 2028 年,光是 AI 資料中心的直接冷卻與電力生產耗水量就將達 1068 億公升。若 AI 需求如樂觀派預期爆發,這一數字將膨脹至 1485 億公升,即便在悲觀情境下,也有 637 億公升的消耗,相當於數個中型城市全年的用水量。
投資人往往極度低估水資源限制對 AI 擴張的破壞力。雖然電力生產消耗的水量通常佔據 AI 水足跡最大份額,但真正的瓶頸在於現場冷卻和晶片製造,因為水資源風險高度局部化。
電力可透過高壓線跨區域傳輸,水卻難以搬運,例如亞馬遜在亞利桑那州圖桑市的「Project Blue」項目,就因巨大水電需求被當地回絕。
在大西洋彼岸,英國安格利亞水務公司也因當地供水不堪重負,公開反對在北林肯郡建設 AI 資料中心。
為因應水資源困境,科技巨頭們正被迫進行技術換代。微通道冷板透過更高熱性能和更少冷卻劑流量降低水消耗;谷歌在芬蘭利用海水隧道抽取冰冷海水進行冷卻,減少對飲用水的消耗,這些案例成為行業標竿。
監管機構也在行動。亞太地區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劃定紅線,要求十年內將資料中心 WUE 指標控制在 2.0 m³/MWh 或更低,歐盟也預估 2026 年底前提出強制性資料中心用水最低性能標準。
大摩指出,在這場「缺水恐慌」中,海水淡化水循環處理解決方案需求將迎來結構性成長。Ecolab、東麗工業、威立雅、杜邦等掌握核心水處理技術的公司,或許比一些純科技股更具確定性,因為它們能保障伺服器既不被熱死,也不被切斷水源。在 AI 發展下一階段,水資源管理能力勢將成為重大關鍵。
|
|